《加速-从拖延到高效过三倍速度人生》作者:张萌。
北师大英国语言文学与经济学双学位,
保送直博功能语言学与脑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
时间效率管理专家,畅销书作家,微博大V
这本书分为【精力管理】、【认知管理】、【思维管理】、【人脉管理】、【健康管理】五大部分,每个部分又从方法+事例入手,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向读者阐述了如何管理时间,如何修炼硬本领,如何突破思维的局限,如何有效运用人际关系,如何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去努力实现设立的目标。
书中的方法详尽细致,本文就不一一解读,仅就我的角度撷取了几点感触较深的地方,和大家交流。
一、时间的价值
一天24小时,对于有的人来说很长,不知道怎么打发,于是玩游戏,聊天,逛街。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除了上班,还要学习以及参加一些活动,时间对于他们来讲远远不够。
那么运用好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作用,这里就要计算时间的价值。
1、时间是否能被人为控制
可控时间:这个时段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大致说的就是8小时以外。
不可控时间:不能由自己说了算,比如上班时间,也就是8小时以内的时间。
2、按时间质量划分
高质量:注意力集中,能高效完成事情
中质量:一般专注,效率一般
低质量:完成不能集中精力,无法专注
从以上可以知道,在可控时间的高质量区,适宜安排目标方向的精学范围,例如个人提高的专业书籍阅读,坚持写作,训练演讲能力等。
在不可控时间的高质量区,做好工作上面的重要又紧急事情的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能力。
根据时间价值的测算,做好时间预算,为每个任务计划预留时间,以及做好必要的调整减少内耗,最大化体现时间的价值。
二、知识的使用
我们努力的学习,并不是仅仅为了表明自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我们因此与众不同。最重要的是,厚积薄发,能够改变现状,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
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作者亲历的经验写成的理论,如果生搬硬套,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受过的教育不同,也未必都能为我所用。所以,就要和实际个体的结合起来运用,取长补短,由浅入深,直致运用自如。
学以致用,才能熟能生巧。每天看书,光看不做笔记不写心得,只是看看而已,时间久了,书上的内容都会忘记,更谈不上学到什么。只有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身,尝试别人的好方法,或者别人把方法和自己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知识体系,促进以后更好的学习。
三、圈层-朋友圈决定你的视野
物以类聚,圈子影响着我们的格局,决定了和我们在一起的是什么人,和他们在一起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关注是的什么。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创业,那么圈子成员就要选择有创业想法的人,或者有创业经验的人,创业成果的人。同时我们也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圈子,同样的,你在选择别人,别人也在选择你,为了在这个圈子不被淘汰,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完善,锻炼自己的硬本领。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是自身要有能力,要具实力,要掌握真本领,在于你能给别人提供的价值。所以修炼自己,不是一朝一夕,日拱一卒,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