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科毕业的社会新人,至今仍未入职,这期间都经历了什么呢?
首先得从2019年校招双选会开始说起。过来人都知道,对于应届生来说,双选会是最好的选择就业岗位的途径。那么,我是如何错过双选会的呢?
因为本人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大热情,所以在实习期间打定主意准备国考,以此来实现转行的目的。于是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准备国考上。然后,国考公告出来了,把职位表翻了几遍,发现我所学专业在这一年里的岗位一个都不招,三不限都不符合条件。于是悲催了。
那时还没有太大的失落,就想着,没有国考那还有年初的省考嘛,那个总有符合的。而这时候,校招来了,也抱着看看的心思去看了看,发现也并没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所以还是把心思放在了接下来的省考上。校招就这样过去了。
就这样,过年了,回家了。然后,新冠就爆发了,那时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没有预料到此次疫情会延续这么长时间。实习时间一推再推,返校时间也不确定,所有招聘会都线上举行。大家都渐渐发现了事态的严峻。
我也一样,发现省考遥遥无期,于是准备了当时的线上招聘会。因为所学专业的局限性,当时的选择就是去教育机构。于是经过了一面、试讲、二面、宣讲之后,拿到了offer,准备签约了。
这时候,有个亲人说她有一个朋友也是在辅导机构,要我问问这个福利怎么样,值不值得做。这一问,问出问题来了,说其实福利不是很好,让我再看看。本身就没经验,被熟人这样一说,就打起了退堂鼓,又想着,离毕业也还有时间呢,要不就再看看。于是就婉拒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在等待实习、等待省考信息中度过了。再后来,发现实习无望了,就是等待回校了。因为是需要毕业考的,所以准备毕业考。省考消息一直没等到。
到了5月中下旬,终于等到了回校消息,回校之后就是准备各种毕业手续、准备毕业考,十几天后就这样毕业了。
毕业后投奔到家人工作的城市,这时家人还不急,宽慰我说,找工作慢慢来,不急,得找到合适的。我一开始还想着,现在没工作,可能就是这辈子最后的一次暑假了,以后可能就没这机会了。所以当时找工作的心情并不迫切。
也真的是没有经验,没有抓住6月份的那一小波招聘,对招聘信息不敏感,只是在思考自己适合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没有强烈的一定要找到工作的心思,家人也没有过问。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之后陆陆续续参加了当地的规培考试;还有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但是面试也没过。时间渐渐过去了,慢慢地,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行,陷入一种迷茫中。除了偶尔去亲人那里帮忙干干零活,就是在招聘网站上搜索。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干,但是又觉得好累,对生活、对未来不知所措。家人也渐渐开始旁敲侧问我找工作的进程,内心愈加焦虑。
期间尝试着去应聘其他岗位,但是因为所学专业的专业性太强,而且是社招,去那些对学历有要求的,几乎都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而去那些对学历没有特别要求的,又几乎都需要岗位,而且别人觉得你吃不了苦,干不长远。结果可想而知。于是越找就越怀疑自己,越找就越迷茫、越无奈。
我还想着,如果再找不到,那我就进工厂打工去了。不是玩笑,这种念头产生过很多次,因为快过年了,没有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回家过年。当我把这想法和家人说时又遭到了反对。
时间过得很快,都没有从迷茫中回过神了就已经到了十月底,还在找工作的路上彷徨着,新一轮的校招来了。正好我爸问我要不要回家那边工作,距离家里近一点也好。
在这之前自己也有想过回家那边,因为是在省外读书,然后上一年对省内的招聘信息并不敏感,而医学专业的岗位又几乎都是在本省招人,于是就想过等校招的时候去参加省内的,然后应聘家里那边的医疗机构单位。正好这时候村里办喜事,所以借着这机会就回家了。
参加了省内的双选会,因为是校招,所以流程所经过的时间拉得比较长,也没有确定是会提前入职还是等应届生一起明年才入,只能等通知。
本来工作算是有着落了,心情放松了点下来,然后在等了一个星期后还没有确切入职的消息来,我家人又开始焦虑了。解释了因为这是校招,人员比较多,流程要走、资料要审核,所以不会那么快。
我顺嘴提了句,慢的可能得等到明年和应届生一起才入职,他们心态更炸了,都不能理解。我也不知道要该怎么解释,工作没真正落实下来,我也没办法,我也焦虑,我压力也大,还得不时地接受家人的询问,一人问一次,,问一次就感觉扎一次心。特别是家里老人,一次次地解释,但是他们就是觉得这样不应该,哪有拖那么久不入职的,是不是这工作泡汤了。所以感觉无颜面对他们,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去宽慰他们,而且还担心面对他们的询问压抑不住内心的烦闷,然后爆发出来。所以只能躲避。
因为没有确切消息,所以又离不开身,还得在家里等一段时间。然后就想找些线上兼职,说是为了赚点小钱也好,让家人知道不去上班也能有点收入;还有也是不想让自己再次沉于迷茫无措中。希望能尽快有所收获吧,没有成效也达不到安慰家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