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之所以要研究政治经济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只有在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把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高度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社会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一定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与生产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三是生产力发生变化,上层建筑也会随之而变革。但是,除非旧社会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否则这个社会不会灭亡;除非新的更高级生产关系存在的物质条件全部成熟,否则这个生产关系不会出现。四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个对抗是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对抗;资产阶级生产本身也创造着解决对抗的物质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一、商品
(一)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组成元素。商品首先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即产品成为商品的前提是有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使用价值是财富的内容,而非财富的形式,它并不反映财富的社会生产关系。只有使用价值成为一定经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时,它才成为商品。
(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代表着没有劳动者个性的劳动,也是相等的、无差别的劳动,马克思把这种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成为“抽象的一般劳动”。这种劳动使得交换价值表现为各种使用价值之间可以交换的量的关系,即只要交换价值的比例适当,一个使用价值和另一个使用价值完全相等。这样使用价值之间的“质”的差别就通过交换而消失了,表现为在交换过程中创造这些使用价值的劳动量的差别。
(三)劳动时间。衡量抽象一般劳动的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作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量的“活的存在”,物化在使用价值中,促使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载体和商品,并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只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相等,它们就互为等价物;而交换价值在此则表现为是商品中“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决定交换价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是最简单的劳动。二是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的劳动条件下生产另一个同样的商品所需要的时间。【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和劳动时间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一般、无差别的劳动;决定这种劳动的量的时间既是个人的劳动时间,也是大家共同的劳动时间,表为一般劳动时间(社会为生产一定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个人的劳动要成为交换价值,就必须使个人的劳动时间表现为一般劳动时间。只有这样,个人的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存在,既成为商品又成为另一种商品的等价物,才能够进行交换。】
(四)劳动的二重性。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物与物的形式通过交换表现出来(交换价值通过其载体使用价值与另一个使用价值发生关系,使得不同个人的劳动作为一般劳动而互相发生关系)。因此,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过是个人的一般劳动相互发生的关系,它是劳动的特殊的社会形式。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和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体现在一般劳动的相同性上;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有目的生产生活的劳动,它体现在使用价值的无限形式上。马克思把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叫做抽象的一般劳动,把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叫做具体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财富的具体形式,一般劳动创造出财富的社会形式。
(五)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商品只有在同其他商品发生关系中才能成为商品。商品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其所有者作为独立个人参与完成的交换的过程。
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只有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而交换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一般劳动量的大小;一个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实际上就是劳动时间量,即物化在商品中,形成交换价值的价值量。由此可知:1、因为劳动时间是变化的,因而交换价值是个变量,受到生产力的影响;交换价值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反比的发生变化;一个使用价值如果能用一个更小的体积作为相同的劳动时间(交换价值)的载体,这个使用价值将有较大的特殊交换价值,比如金、银等贵金属。2、用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其他所有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了一般等价物。3、一个用其他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必定受到其他商品劳动时间变化的影响。有时,看似两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社会劳动生产力同时增加或降低,社会的总体财富由于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了。而马克思从不同历史时代中金、银、铜等商品的价值比较中发现: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总是以一定或大体均等的程度影响着种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劳动生产时间)。
(六)交换过程。从使用价值看,在交换这一社会活动中,商品既是使用价值又不是使用价值。商品对于它的所有者而言是交换价值的载体和交换的手段,不是使用价值;商品只有通过了交换才成为了他人的使用价值。可以用“使用价值——使用价值’”这一公式表现商品交换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三个伟大的目的:1、商品的所有者取得了交换价值(别的商品的使用价值)。2、使用价值从交换手段转变为使用对象,满足了商品所面对的“特殊需要”。3、商品中的劳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劳动结果成为商品,成为了有用劳动。马克思把这一伟大的过程深刻总结为“商品要变成使用价值,就要全面转移,进入交换过程,但是它为交换的存在就是它作为交换价值的存在。因此,它要实现为使用价值,就必须实现为交换价值。”
从交换价值看,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交换实现。而在交换之前,交换价值还不是交换价值,仅仅是物化在商品中的一定量的个人劳动时间。通过交换,发生了变化:一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有了使用价值这一载体。二是个人劳动时间成为社会一般劳动时间,两种属性不同的使用价值在量上取得了统一。这是一个矛盾。
(七)交换中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焦点在于“只有当商品的使用价值按照它们包含的劳动时间的长短比例进行彼此交换的时候,表现在这些使用价值上的个人劳动,才变成一般劳动(有用劳动),并且以这个一般劳动的形式变成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源自交换,解决矛盾的办法自然也是交换,而关键是找到一种办法,使得个人劳动时间直接成为一般劳动时间或者是个人劳动直接成为有用劳动即社会一般劳动。
货币的出现暂时解决了这一矛盾。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独立于其他商品之外的特殊商品,拥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同时,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向货币转化,因而货币又具有了一般使用价值(一般劳动时间的化身)。所以马克思把货币称为“商品在交换过程本身中形成的商品交换价值的结晶。”作为货币的特殊商品必须具备三个重要特质:1、可任意分割。2、经久耐用。3、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虽然货币是在交换中本能形成的,但是作为货币的商品一定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比其他使用价值有更大的一般性。
二、货币
(一)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最初的交换形式是物物交换,这种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条件是生产有了剩余,即出现了使用价值超出了消费需求量的现象,使用价值因此变成了交换手段、变为了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始于公社边界,并渐渐传导到公社内部,逐步瓦解了公社,因而那些对于不同公社都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奴隶、金属、牲畜等商品成为了最初的货币(一般等价物)。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和次数的增多,进入物物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成为交换价值的商品也在不断增加,物物交换的范围不再能够包容如此巨大的交换需求,货币应运而生,瓦解了物物交换。这一过程就如同马克思指出的:“一种商品的等价物的系列愈长,或者它的交换范围愈大,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愈在较高的程度上作为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发达的分工是商品世界的前提,分工促进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而从交换的角度看,分工只是交换过程发展的结果。商品交换的过程既是社会物质交换的过程,又是个人劳动(私人特殊产品)交换的过程,还是个人在物质的交换中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商品在这一过程中的关系最终归结成为一般等价物的种种规定。这些种种过程连续进行就是流通。
(二)价值尺度。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一切资产阶级的关系都表现为货币关系。货币在流通中,首先表现为价值尺度。成为价值尺度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劳动时间成为商品和另一特殊商品的交换标准。二是一切其他商品都与特殊商品进行交换,特殊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这个一般等价物在表现商品的交换价值量的同时也把这个量的大小,也就是价格表现出来。因而可以说,价格是交换价值在流通内部出现时的转化形式。
(三)流通手段(媒介)。商品流通有三个前提:一是全面交换行为的建立。二是交换行为的经常更新。三是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即实际上作为使用价值,观念上(价格上)作为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商品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简单的商品交换过程商品形态变化的公式是W-G-W,即商品—货币—商品,最终形式是W-W,即物物交换。马克思把简单商品交换分成两部分进行研究:一是W-G,二是G-W,即卖和买。W-G,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完成了这个过程,则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商品中蕴含的私人劳动得到社会承认,成为有用劳动;没有完成,则商品无法成为商品,甚至无法成为产品。G-W是买的过程,最终结果实现物物交换,形成W-G-W的循环。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商品流通媒介的作用。然而正是W-G-W这个表示简单商品交换的公式,也将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矛盾表达出来,买和卖在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分裂,使得商业危机变成可能。商品希望第一时间转换成货币,但是货币何时转换成另一种商品,则没有时间界限。
商品流通的另一种形式是G-W-G,即用货币换成商品是为了再换成货币。W-G-W是商品流通的终点,货币承担着流通手段的职能;却是G-W-G货币流通的起点,商品成为货币流通的媒介和手段,获得更多的货币成为最终目的,因而它(G-W-G)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导形式,是发展了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是商品流通范围内更为高级的运动。
(四)货币贮藏。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一种商品要成为货币则必须既是价值尺度又是流通手段,必须是二者的统一。每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只能代表财富的部分要素,因而只满足需要的个别方面,但是货币可以满足任何需要,因为它能够直接转化成任何需要。因此,商品在他们的价格上代表着抽象财富,而货币在它的使用价值上能代表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说货币是一切物质财富的物质代表,是一切财富的集成。
由于商品在形态变换过程中的分裂,一部分商品变成货币后,并没有继续向别的使用价值转化,卖向买的过程发生了中断,这样一部分货币退出了流通,被贮藏了起来。财富的最初形态是满足了直接需求后的剩余,对于这些剩余的使用价值,最好的存在和储存形式就是金银(首先是在交换中转化为金银),这是物质财富被当作社会财富保存时采取的第一种形式。交换在这里需要货币以无定形的形式充当一般劳动时间的化身,货币选择了金银;而被贮存起来的金银,也代表着那些剩余产品的交换价值,成为财富的象征。货币以其自身把商品的交换价值保存了下来,成为了流通的动机,把使用价值的自然财富形态转化为一般社会财富形态。贮藏货币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多卖,经常地把商品投入流通。二是少买,完成流通的前半段就暂停。实现对使用价值的需求意味着消费,所以要占有货币(一般社会财富或一般形式的财富)就必须放弃需求或使用价值(物质的现实财富)。如马克思说的那样:“要取得一般形式的剩余物,就必须把特殊的需要当作奢侈和浪费。”同时,马克思也分析了金银能够充当货币的原因:一是金银能够用小体积包含较大的一般劳动时间(交换价值)。二是方便运输、转手,充满了“物质的灵便性”。三是性质稳定,耐久,便于货币贮藏。他还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生产的目的就是赚钱,追求交换价值而不是物质的使用价值是其生产的根本动机,资产阶级生产的秘密就是资产阶级生产受交换价值支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