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毛选》,即《毛泽东选集》,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认真读过的人,更是少数。
乍看,这应该是一部年代感久远的书,还由毛主席这样的伟人所写,想必普通人很难看懂。
其实不然,相反,《毛选》面世时,主要是给参加了革命才脱盲的将军们、基层干部以及普通穷苦百姓读的,所以它的内容,实际上通俗直白且诙谐幽默。
《毛选》被很多商业大佬如任正非,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喜欢,史玉柱曾多次公开表示,最喜欢读的就是《毛选》,
《毛选》分为四卷,内容较多,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阅读,肯定会收获颇丰。
因此,结合个人读完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新的角度看待社会。
《毛选》开篇,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并且明确了各种阶级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要联合我们的朋友,攻击我们的敌人。
这种阶级分析,从阶级的角度看待社会。这个可能是读其他任何书都不会有的,这么强烈的认知冲击感。
当今的和平时代,阶级、阶层是一直存在的,无论上层,中层还是底层,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利益和痛点。从阶级的角度,很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合理,
你也就更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阶层,明确各种规则,有利于认清自己,适应社会。
另一个新的角度,就是斗争的眼光看待社会。
《毛选》大部分的时代都是革命时期,所以,不得不斗争,面对残酷的现状,面对敌人,不得不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得不武装夺取政权,
当今社会,合作虽然是主流,但斗智斗勇,背后的各种斗争仍时常存在,
商场如战场,职场有时候也不容易,所以,有时候不要怕斗争,也是一种竞争的方式方法,不能太软弱。
(2)充满希望,以弱胜强的精神与思想。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1930年,在面对当党内对未来前途迷茫的时刻,毛主席写了这篇定心丸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了未来革命的方向,给与同袍力量和希望。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在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主席的这篇《论持久战》,从战略战术,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角度,全面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时间和走向,
从事后的角度看,竟惊人一致。
《论持久战》是典型的以弱胜强思维的经典文章,字里行间都是智慧与思想,也体现着毛主席的自信与对未来的希望。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弱者”。生活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就如同当时抗日战争前辈们的处境一样,内忧外患。
因此,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充满希望,相信自己能够战胜重重困难,能够以弱胜强,赢得自己的美好人生。
(3)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的方法论
哈哈,看着有点像毛中特的意思,
其实,《毛选》通篇不是假大空的理论,除了《实践论》比较系统的讲了实践外,其余都是鲜活的案例与具体的分析,怪不得说,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确实如此,
其中《矛盾论》集中说了矛盾分析的方法,《毛选》通篇将矛盾分析的方法,应用到了很多方面,包括中国社会的现状,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等,
尤其经典的是,在抗日战争的应用分析上,而且分析结果都惊人的正确。
虽然这部分,离我们很远,但是,无论大事小事,做事的思维和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也能从中,感受与学习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威力,获益匪浅。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毛选》,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感受,
人们常说,读完《毛选》,不再羡慕天才。
确实,因为学会了其中的真谛,也就不用“徒有羡鱼情”,羡慕比我们聪明、比我们努力的天才了,找到适合自己方式,你也是自己的天才。
这里是常青的成长之路,觉得不错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