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亲手结束700个流浪动物的生命后,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在台湾,有一个女孩,

2年时间里,

她亲手结束了700个生命,

但每一次都令她痛心疾首。

她因美丽善良,

被媒体誉为台湾美女兽医,

然而后来她又遭到无情的辱骂,

在键盘侠的伪善攻击下,

这个年仅32岁的姑娘,

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

她叫简稚澄,

从小爱动物的她,

立志以后要照顾好每一个动物。

当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台大兽医系,

毕业后,放弃了稳定的高薪工作,

选择来到了一家动物收容所,

成为了一名兽医。

她怀着一颗拯救动物的心,

开始了在桃园动物保护园里的工作,

然而,一进去就傻了眼,

所有的一切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

收容所硬件设施极其简陋,

笼子狭窄、肮脏,

流浪动物太过拥挤,

根本没有一个好的收容环境。

而且很多动物受过虐待,

见到人就狂吠不已,

还有很多动物已疾病缠身,

这些情景让她心生怜惜。

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兽医五年,她根本没学过安乐死,

然而,这里主要的工作不是救助,

却是实施死亡。

因为台湾的收容所规定:

如果流浪动物在12天之内,

没有被人领养,

就要对它们进行安乐死处理。

那一刻对于热爱动物的她来说,

就是煎熬,

她说:“第一天来上班,

就看了6、70只(安乐死),

回家哭了一整夜。”

“你抱上台的时候,它是全身发抖的,

但是可能我们药剂一下去,它3到5秒就走了,

就不抖了,其实那是很心酸的。”

简稚澄最大的心愿,

就是守护动物的生命,

而今却要亲自结束它们的生命,

每一天她都带着矛盾心理,

心痛却又无能为力,

这样的 “安乐窝”是否该继续留下?

有一次,在实施安乐死时,一只狗非常乖,

但是越乖的动物,却越让人心疼。

简稚澄说:“我记得很深刻,它是一只米格鲁,

它把腿伸给医生,让医生顺利地帮它打针。

可是回来之后,我们心里都留下一道伤,

好像就是我非要你死的那种心情,这件事情很难放下。

其实活着的人才是在受伤。”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

却给人心里留下一道伤,

每一次的注射,

都是心如刀绞。

痛苦的内心伴随着煎熬的选择,

最终简稚澄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但是她不再被动的接受规定,

而是要努力改变目前的一切。

因为她发现在这残忍背后,

还有着不得已的缘由。

首先收容所提供的资源有限,

若是不设上限动物数量激增,

没有足够的资源供应,

生存环境只会更加糟糕。

此外,收容所的动物由于长时间流浪,

而对人类充满了警惕,

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最主要的是,

流浪动物自身携带大量病菌,

一旦在流浪中病死而掩埋,

体内病菌将造成巨大隐患。

将它们安置在收容所里,

对动物和城市都是负责的办法。

但是收容所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所以,“安乐死”是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亲手送动物们死去,

其实收容所里的人都于心不忍,

“唯一可以延续它们生命的办法,

就是找到人领养,带它们离开。”

这也就是简稚澄选择留下的原因。

为了让收容所里的动物更快的被领养,

简稚澄请来摄影师为它们拍照,

将它们打扮的干干净净,

用最可爱的一面打动人心,

她花了很多心思布置收容所,

拍成图片一一发布在网上。

简稚澄不遗余力的在网上宣传:“这些狗狗非常可爱!

如果你想养宠物的话,

请到我们收容所来,

把它们带走,

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

在她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

这家收容所,一度成为了,

安乐死率最低、领养率最高的收容所。

媒体们一度夸赞她是最美兽医师。

然而,领养的速度远远不够,

2年间,又有700只动物执行了安乐死。

收容所里有一块兽魂碑,

简稚澄几乎每天都会为亡魂祈福。

尽管,内心十分悲痛,

但简稚澄还要为活着的动物继续努力。

不过,最后她还是心灰意冷了,

不是因为精神上的煎熬,

也不是“安乐死”的实施,

而是因为人群的误解与攻击。

世界上,总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

一旦被人发现,就充满了报复心理。

在简稚澄的努力下,

收容所的狗狗吸引了很多领养人,

也吸引了一些爱狗的假志愿者,

他们办理合法手续,私下却转卖获利。

简稚澄发现之后,

反复劝说,毫无用处,

最后她不得不严审领养资格。

遭到拒绝的“有心”人士,

心里不满,就投诉收容所,

说这里卫生差,动物受虐待。

更可恶的是,这群人还在网上抹黑她,

并煽动着不知真相的爱狗人士一起攻击,

还大肆渲染“安乐死”的行为,

称她为:“女屠夫”、“最美刽子手”。

一时间,网上的咒骂潮水涌动,

简稚澄怎么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其实,此时的她完全可以选择离开,

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继续照顾动物。

2016年,台湾准备实行“零安乐死”政策,

这下舆论又将简稚澄推向风口浪尖,

但这时的她担心不是自己,

而是政策一旦实施,

若没有足够的资源供应,

动物收容所环境只能更加恶劣。

无法得到很好照顾的动物

会面临病菌滋生、动物间的伤亡等现象,

长此以往,工作人员也将失去耐性,

又有谁愿意领养这样的动物呢?

然而,她的担心并没有得到民众的重视,

也没有实际操作可能的政策,

网络上的谩骂一波接一波,

现实困境也啮噬着她的心。

每天面对着承受痛苦的流浪狗,

还有舆论的各方面的压力。

2016年5月5日夜里,

新婚不久的她没有回家,

她用给动物注射的安乐死药物,

为自己注射,年仅32岁。

在遗书当中,她写下这段话:

“生命并没有不同,

我也会因狗狗安乐死的药物死去…

希望我的离开,可以让所有人,

了解流浪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

希望政府了解控制问题源头的重要性…

请更尊重生命!”

她的死,震惊了整个台湾,

全社会才如梦初醒,

震惊之余,痛心无比!

BBC甚至也为她专门出了一篇报道!

而她生前领养“鸡蛋黄”,

每天还傻傻的等待着主人回来。

所有和她接触的同事都说:她太过爱护动物了。

“经常超时工作,中餐也不好好吃。”

“经常牺牲假期照顾流浪狗,就是想它们过得好一点。”

“她是一个一边执行安乐死,一边流泪的兽医。”

就是这样一个爱动物胜过自己,

一边执行安乐死一边落泪的姑娘,

为了动物,放弃大好前程,

为了动物,竭尽全力帮它们找一个家。

最后却选择用自己的生命,

来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导演张靖被简稚澄的事迹打动,

众筹了10万,

拍摄了一部《生命没什么不同》的公益电影,

来纪念这位善良的天使。

在这个世界上,

无知的人并不可怕,

最可怕是那群不明就里,

还随意跟风呼应的人。

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然而很多时候真正看不清的却是旁观者。

就如,简稚澄的选择,

“真正的悲剧并不是替他们执行‘安乐死’,

而是我们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