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新年了,带着两个小朋友去买新衣服,新鞋子,碰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老板。先去了一家卖鞋的店子,店里的老板不知道是因为忙,还是心情不好,说起话来像吃了药,你多问一句她都嫌你烦,而去的另一家服装店老板就很积极的推荐,热情的很,结果不仅买了外套,还买了计划外的两件毛衣和两条裤子。她还和我们强调了一下,店子的位置就在电梯口右转。
出来后,就和老公议论了两家的差别,他说第一家一定不是老板,而是一个店员。
结果只有两种
第一种,确实是店员,服务态度差,说明没有主人翁的精神,再往深里想,可能是绩效没设置好,导致没工作热情
第二种,是老板。那可能是脾气问题吧?或者买卖较好,不在乎这几个流失的客户。
不论是原因是什么,我这个路盲的选择一定是以后不会去第一家卖鞋,但会去另一家卖衣服。
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工作的时候用何种态度对待,是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热情工作!还是得过且过,混水摸鱼?
而管理者对待这样的员工,不仅要设置恰当的绩效,而且要从培训方面加强员工的精神建设,让员工更有责任心。
基本上一到周末,所有的计划都成了空谈,除了陪小朋友就是陪小朋友,上午陪逛,下午陪睡,晚上还烧了6锅艾叶水,一大澡盆给她洗澡。
陪伴这事是算完成了。但是没利用好下午小朋友睡觉后的两小时,完全浪费了!这个习惯一定要通过建立好的微习惯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