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多老师让大家准备的实验器材:
质地、大小相同的硬币多枚(20-50个)
100毫升量筒一个
电子秤(或天平)
貌似家里都有,但硬币的数量明显达不到要求。去银行换怕热,就到小区门旁的小百货店试试。先买一些冰淇淋,然后才问人家有没有硬币可以换?老板娘很热情,说多的是。还跟我吐槽说去银行换很麻烦,我随口附和道:数起来是比较麻烦……结果老板娘不以为然道:不用一个一个数,称一下重量就行了。得,被鄙视了哈!
找出两个100毫升的玻璃器皿,拍了发到群里问哪一个是量筒?庞老师说都不是……好吧,量筒只有10毫升的,又是实验器材不全的一次课。
权衡之下,决定用100毫升的量杯来测试硬币的密度。先倒了60毫升的水在量杯里,称了一枚硬币的质量,大约6.04克,接着称了12枚硬币的质量,72.08克,看来每一枚硬币的质量是不同的。将12枚硬币放入量杯中,水面上升至将近70毫升,就算是70毫升吧。接着又称了剩下的20枚硬币(因为我一共只换了32枚硬币),120.10克。从20枚当中取出2枚称出质量为12.04克,合起来就是132.14克。放12枚到水里,水面上升至78.5毫升。计算两次测量结果,得出硬币的密度分别为7.21克/毫升、7.14克/毫升。
整个过程都比较乱,只是在笔记上简单记了几个数据,没有设计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再看看梦瑶小朋友发到群里的实验记录,一目了然,感觉特别惭愧。
庞老师大概看出我的手忙脚乱,提醒说要注意做实验的统筹规划,准备好实验器材以后,先测什么后侧什么要安排好。又提到一个实验数据精确度问题,比如这次试验为何选择用100毫升的量筒,而非100毫升的量杯?从上面的图片不难看出,量杯的刻度精确到10毫升,10毫升以内的就需要估算了,而量杯的精确度是1毫升,这其中的差异就很大了。
庞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为何测量的量越大,精确度越高?Lili的回答是,当测量的量越大时,个体之间的差异就被平均掉了,越来越接近真相。就像做社会调查,总是样本越多越好的,样本太少,缺乏代表性。
同样是关于硬币密度的测量实验,美国课程对中学生的要求是测量出不同年份铸造的硬币密度,并由此归纳推理出每个年份的经济水平,金属开采技术以及数量对铸币的影响等等。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等要求要严格的多。这样的课题,做起来应该也很有意思吧。
归根结底,物质的密度与组成物质的原子质量有关。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大概要每节课都跟“元素周期表”打交道了。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质量也差不多,而电子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两千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就这么一个小东西,却喜欢到处乱窜,到处沾花惹草。所谓的离子化合物,就是电子到处乱窜的结果,一会多出来一会又跑没影了。
我们通常提到的塑料、酒精等,实际上只是某一类物质的统称。比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叫塑料,但聚氯乙烯因为聚合不完全,有氯乙烯释放出来,对人体有害。难怪同样是塑料,有的可以作为小婴儿的奶瓶,而有些只能做垃圾袋。
向庞老师请教防晒霜对皮肤的保护原理是什么?(上周末陪安安去连云港海边游泳,被晒得很惨,后背皮肤晒伤严重,脸部倒还好,抹了一层防晒霜。安安到底是孩子,皮肤自我修复能力很强。首先是泳衣保护了她大部分皮肤,除了手臂有一点晒黑之外其他没什么影响)庞老师解释说,太阳光当中有一种波长的光线叫紫外线,会灼伤人类的皮肤。而防晒霜又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物理防晒就是防晒霜里面的物质将照射到皮肤上的紫外线反射回去,而化学防晒是对紫外线进行化学反应,中和一下,转变为对皮肤无害的光波。真的很神奇。
不知怎么话题转到每个人的坐姿上,这方面小多老师是专家,她给我们解释说当久坐或者坐姿不正(含胸驼背)时,上半身的重量都靠椎骶骨支撑,施加于该处的压强很大,久而久之会造成骨骼损伤。而当我们腰背挺拔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坐骨、臀大肌、腰肌等共同承担了上半身的重量,压强会小很多。但腰背挺拔往往会感觉不舒服,那是因为腰肌承担了身体重量的缘故。
今天的课后作业有二:
一是测量水的密度,冷水热水都要测;
二是跟孩子玩分类游戏。手工制作一顶生日帽,写上人名或者某种动植物、日用品等(具体写什么孩子不知道),让孩子戴上帽子开始问问题,只能回答“yes”或“no”,一轮一轮缩小范围,直到猜出正确答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