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之所以要罗嗦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知识青年下乡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参加劳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锻炼和考验每一个人思想与认识的试金石。劳动的内容细分起来,那有着许多令人一言难尽的名堂,我们在此只做简述,让读者诸君了解个大概。因为从大面上或一定的高度来看,知识青年下乡后,每人所经历的主要记忆,多是围绕在这种各自不同的劳动分工周围。我们只有先搞清楚了这个内容,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当年知识青年下乡到巴彦淖尔之后,他们用汗水所浇灌的这片土地上,诞生出多少发明创造,收获过多少酸甜苦辣。
总得来看,知青劳动分工构成有六大块,一是农林业生产;二是工矿企业;三是渔业养殖牧业牧放;四是后勤服务行业和亦工亦农的准军事组织;五是文艺宣传、政治教育等综合性机构;六是属于地方知青劳动这一块。在这六大块中间,有很多创新出来的连队组织,他们既属其中之一的一部分,归类又不完全对口,需要我们特别认识的一块。下面我们就逐一加以说明,并最后形成一个较为总括性的贯穿和理解。
通过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感觉,分布在巴彦淖尔的三个师团,有近百分之七十的任务都属于农业生产这一块。其所占的地域面积由西而东,横贯巴彦淖尔全境,这一点与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米粮之川的地理优势分不开。同时,兵团铺开的大摊子,大多都是接手地方上的许多农场。这些农场所处的地域大都辽阔平坦,周边未开垦的生荒地较多,非常利于知识青年们创业发展。先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其边缘和纵深较浅的地方,历史上就是屯垦戍边的一块宝地。宝地地广人稀,沙化严重,水利设施落后,非常适合搞农业和林业建设,也极具挑战性和开拓潜力,所以,当年兵团一师的一、二、三、四、五、七团大多都布局在这一块。往东到了大后套的大平原上,虽然土质因黄河水长年浇灌,盐碱化严重,但开垦种植农作物还是有着天然的方便,三师的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六团和二师的十五团都分布在这一段地区。再往东到了乌拉特前旗境内,情况就不同了,由西山嘴往西,除了苏独仑农场周边地带,适合农业开发,其它地方由于地势原因,大多因地制宜,搞了其它项目。在这里有一块最为悲情的“飞地”,那就是当时闻名远近,以条件艰苦,队风骠罕狂野著称的二师二十团所在地黄河南岸的一片农业垦区。
三个师团中工业这一块,在兵团创立之始,主要以十一、十三两个团为主,一部分分布在西部的乌海境内,一部分在东部的包头万水泉一带。属于巴彦淖尔地界内的,多是几个师创立的许多工厂企业和服务机构,如临河糖厂、磴口玻璃厂、乌拉山化肥厂、乌拉山电厂、各地师部的医院、招待所等。凡被分配到这些团、连队的知青,相对于农业开发连队来说,各方面都优越出很大的一截。但也有一些特别的例子,比如十三团采石厂的兵团战士自称为“采石大学玩命系”,绝不是一句戏言。总得来说,大多数工厂企业和服务领域的知识青年,劳动不用担心风吹雨淋冰雪冻,生活有规律,环境条件和福利收入也不错,非常受人羡慕。这种差别,一度吸引原来在农业团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调到工业团或各师的工厂去。不过这只是兵团后期的一种现象,创业之初,工厂企业建设之劳苦,比搞农业建设有过之无不及,这一点我们从许多兵团战士的回忆文章中就能感受到。
巴彦淖尔地区的渔业资源拥有量,除了乌梁素海和黄河还有点意思外,其它地方实在不值一道。二师第十九团就以乌梁素海为据点,使其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水产养殖的一块福地。在这块福地上收获的不仅仅是渔业生产,还有牲畜过冬的良好饲料。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野芦苇和丰茂的水草,它留给许多曾在此下过乡的知识青年美好回忆。我们由各种资料中也可以看出,二师十九团是整个内蒙生产建设兵团中唯一以渔业开发为主的一个团。而说到牧业,巴彦淖尔可资张扬的地方就多了,虽不能和东北的几个盟相提并论,就知青下乡时的牧业发展,还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可惜,牧业真正属于兵团曾经拥有过的,只有二师十六团所在地的中后旗牧羊海农场。这里地处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个农场里,知青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放牧为主,他们成了当地牧业发展的一支不容小觑的年轻力量。同样,各个连队中还有一些以养猪、羊等家畜为职的知青班、排,他们专为连队伙食服务而创立,中间还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有的还上了《人民日报》。二师十九团的“猪倌”白美容就是其中之一。
兵团是几万人的一个组织,涉及到后勤问题可不是件简单事。在兵团初时,生产和生活物资的供应与采购,渠道多从地方上或周边省市调运。兵团初具规模后,自身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物资的供应处于一种相对之中。各个连队在这一块上,都分配了较为可靠的带队现役军人和负责任的骨干知青,形成了班、排、连、团、师不同层次的后勤机构。其它方面如医疗、维修等部门,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军事和战备组织的成立,是兵团作为后备役准军事组织的必然。按未出版的《巴彦淖尔农管志》中所述,“兵团要必须以打仗为中心,完成‘五保卫’任务。”所以,各个师团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一些军事团、连队。大体上有榴弹团、野战步兵营、通讯营、高炮营、工兵营、侦察连、警卫连、防化连、轻型喷火器连、汽车连等,人数最多的达五百多人,少的也有一百多人。另外,各师、团在内部又分出武装战备连、排、班,和普通连、排、班。这些团、连的军事化训练要远大于一般的连队,兵团给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配了武器,特别是在战事消息乱飞的那段时间,这些军事化连队几乎停止了原来的劳动和工作,进行模拟和真枪实弹的演习训练。当然,这些团、连队只有少部分是专职的,大多数为兼职,凡进入这些团队的知青,大都享受过一段真正的战士岁月。不象好多的知青战士,一直到返回城市,都没摸过枪杆子。两者的得意和遗憾,只有当事者最为清楚。
文艺宣传队和政治教育部门有着相互紧密的联系,二者在整个兵团队伍中人数的比例最小,但影响却是无处不在的,好多的事件都发生于这个团体之中。可以说政治教育部门多出笔杆子,文艺宣传部门多出表演家,从师到连、排、班的报道员属于前者,演出人员则属于后者。文化革命中,各地盛行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样板戏”和其它的文艺节目。生产建设兵团在师、团一级组织建立了半脱产的宣传队,边劳动边排练节目,并到基层单位汇报演出。这个组织吸引了许多多才多艺的知识青年,他们颇具演出水平,经常能造成轰动效应。往下到各个连队层次,为了活跃生活气氛,大多建立了业余宣传队,节目自编自演,什么样板戏、对口词、三句半、枪杆诗、小品剧,搞得非常活跃。这一行凝聚和调动了一批敢于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才艺的年轻人。他们在组织培养和自我锻炼之中,为兵团战士单调的生活添加一丝潮湿的雨润。可惜,兵团后期,宣传队大多解散,各团的人员集中在一、两个连队里,需要时抽调出来进行演出。这样的文艺宣传队在地方知青中也有组织的小有规模者,他们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在灯油火把的简陋舞台之上,说演唱逗,成为当地红红火火小有名气的一族。
至于插队知青这一块,如果我们笼统想来,他们所参加的劳动活动,不外乎就是农业社里社员们的日常劳作内容,无所不包,又没有主次。他们冬天里跟着社员平地、耙地、积肥、备春播;春天跟了贫下中农学播种,学锄地、间苗、施肥、浇水、打秧;夏天顶着烈日抢收望无边际的小麦;秋天一脸黎黑地走出成熟的农作物田,从精神和肉体都已经沉甸甸了。他们年年也在场院里分粮食,也到野滩里搂柴禾,也在油灯下学《毛选》,也在寒风的夜里想念城市的家。如果说有些知青还有特别的“营生”,那他或她还会被分配去打草、放羊、牧牛、挖渠、开农机等等。可以说一个下乡知青,当年就是一个有知识的、年轻的、从城里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的身份特殊的“社员”。当时你要是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质上,上山下乡运动对于每一个知青来说,还有着神圣、进步而又光荣难忘的一面。翻开《巴彦淖尔知识青年成长使用情况统计表》,有许多的名堂可资证明这一点。在知识青年担任各种职务和社会工作栏下,有“公社干部、大队干部、生产队团干部、生产队妇联干部、生产队民兵干部、毛泽东思想宣传员、代课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会计、保管员、农机手”。每一栏下的人数合计起来,约占当年全盟知青安置总数的十分之二还多。这些顾名思义的内容,也是知识青年在农村劳动分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巴彦淖尔知识青年下乡分工内容,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兵团与地方知青在劳动分工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他们偶尔还会合在一起参加一些“大会战”式的劳动。二是兵团中的许多分工,有主有次、有专有兼,是处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有些完全是应用而生,无用而散。三是各个连队里,有着许多相同的劳动分工内容,起码在界线上并不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么分明。四是一些具有特殊内容的劳动,比如种子农场、配种站、扬水工程队、基建连、大车班等难以归口,但又曾有无数知青参与其中,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能概略而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