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daigo <整理的心理法则》日文原版
最近一直在断断续续读的书,对于我这种囤积症患者,无法扔东西的人,需要谨记的七大提问
干货分享如下:
不再迷茫,让东西根本性减少的七大提问
1.如果这个东西已经扔掉了,你还会再买嘛?如果不会——扔掉
这条称之为“重买思维”,对于已经放置依旧,下不去手扔的一大堆东西:想象他们已经不存在了,被扔掉了,他们哪些东西你会重新购入?——保留这些。
2.如果长期旅行3个月,你带什么东西?
旅行是加速整理收纳的利器,为了让效果更明显,请真的准备 一个旅行箱,往里面装装看想要一直带在身边的都是什么,这些才是真爱,其他都是没有存在必要的东西。
——被装进行李箱的,保留这些。
3.如果有人想要买的话,你会卖掉嘛?
这个提问适用于那些拒绝损失的人,很多人不能扔东西都是因为那些都是曾经花了钱买的,直接扔掉心理上无法承受。但是如果有人花钱来买呢?你会卖给她嘛?如果会——这些东西就不是你需要的
对于那些扔掉感觉太可惜的,建议找些二手平台,尽早的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吧。
4.如果回到买东西那一天,你还会买嘛?
这一条叫做“时间倒流思考”
当你无法决定是否扔一样东西的时候,问自己这个问题,回答是有八九都是“不会”
回顾过去,不要纠结,承认错误,并记录些“再也不买”的物品清单。
制作Not to do list,时常提醒。
5.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会买这件东西嘛?
这个思考方式叫做“大富豪思考”,看起来好像更加促进消费,实则则是“教你选择你最喜欢的物品”,反而会让不必要的买买买显著减少。、
懂得挑选,对自己来说,最好的物件。而不是高不成低不就地买一个中端产品,这样的物件没过多久就会被淘汰掉。
“当你足够有钱,可以在任何时候买你想要的,那么内心就会游刃有余,不会大量买东西。人只有在钱不够充足的时候,才会冲动性的买看起来”捡了便宜“的东西。
6.忍几次,可以买最心动的?
这个提问叫做”梦想物品的转换思考“
即便是不太能忍住买东西的人,如果想到只要忍几次不买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就可以买个心仪的手表,那么他也可以开心的忍住。
又比如,忍住两次买衣服,足够去一次国外的梦想旅行。不买这个包,可以带爸妈去旅行了。少打几次车,够买个**了。之类的,这样的转变标准,来自于一些不必要的消费与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之间的对比,效果十分有效。
这里面还有一个二次转化,就是如果你忍住没有买的东西所生下来的钱或交换来的物件,如果能带来附加价值,那么将产生更大的作用。比如省下来的打车钱,去买了几本书,看过之后大受启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鼓舞,转化成了丰硕的收入,那么这样的正相习惯的养成,就会更快更愉快的固化下来。
7.这个东西,过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还有需要嘛?
这个方法叫做longspan.
对于未来的预设,很多人可能做不到,可以结合第四条的时间倒流法。
比如现在已有的东西,
设想一下“如果时间回到三年前,你还会买吗?”
打个比方,“现在爱用的钢笔,真的很好用,幸亏自己当时买了;而这个笔记本盒子,只是颜值高但是太重,日常生活用起来不方便。又或者三年前买的相机,现在几乎不用,因为日常生活中 手机拍摄基本买足了要求,苹果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好,自己又不是摄影师,其实根本用不上单反相机”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总结和分析自己,对未来起到作用:那种类型的物件会被长久的使用,哪些则马上会“失宠”,得到这样的规律,在今后买东西的当下,适用这个规律,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思考模式,就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真正成为会买东西的人,拒绝无用物件,也就做到了断舍离。
仅以此篇 与所有无法“断舍离“,囤积症,选择障碍症,冲动消费买买买症,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的“病友”们一同分享。
一点一滴改变自己,改变生活。
20181205 晚 11:03
寒冷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