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犯X的献身》中不在场证明的犯案手法设计的十分巧妙,让人真切的体会到达摩石神对于完美数学逻辑的炙热追求,更让人为之感动的反而是脱离了逻辑的人间烟火:石神对靖子的倾慕。国内有同名电影版,还原度较高,但是对于细节确实还是读书才能体会的真切。读这本书的时候,人物的情绪深深感染到了我,让我也像汤川学一样,从旁观者的视角痛苦又敬畏的看着石神走向歧途,最后又看着这栋惊悚巍峨的黑色孤塔被靖子轻轻一推而毁于一旦,从此光明洒向大地,照在那萧萧索索的枯叶
摘选 & 笔记:
第六章
这是数学界最有名的问题之一——平面或球面上的任何地图,是否都能以四色区分,由A. 凯莱在一八七九年提出。只要能证明的确是以着色区分,或是想出一个例外即可,却花了近百年的时间。完成证明的是伊利诺大学的凯尼斯·阿佩尔和渥尔夫甘古·哈肯,两人利用计算机,确定所有地图可归为一百五十种基本类型,最终证明都是以四色区分。那是一九七六年的事。
“我不认为那是完备的证明。”石神说。
“我想也是。所以,你才试着用纸笔解题?”
“如果靠人工来操作,规模太过庞大,他们选择了计算机,但正因如此,才无法完美判断论证是否正确。如果连确认都使用计算机,那就不是真正的数学。”
“你果然是厄多斯的信徒。”长发男生莞尔一笑。
保罗·厄多斯是生于匈牙利的数学家。他一边浪迹世界各地,一边和各地的数学家共同作研究。他始终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完美的定理必然有完美自然且简洁明了的证明过程。对于四色问题,他承认阿佩尔与哈肯的证明并无过错,但不够完美。
长发男生看透了石神,他的确是“厄多斯的信徒”。
笔记:数学那简洁有力的美感,确实让人着迷。身为一个崇尚逻辑的理科生,有时甚至会对数学、物理产生一种宗教般的激情
第十三章
便当做好了,两人一起离去。
汤川报出姓名和目前在石神毕业的大学担任副教授。
靖子像平常一样,是骑自行车来的。她推着车正要迈步,汤川说声“让我来吧”,就替她推起车子。
“您没和石神好好聊过?”汤川问。
“对,只有他来店里时打个招呼。”
“哦。”他说,随即陷入沉默。
“请问……您要找我商量什么?”她终于忍不住。但汤川还是不发一语,直到不安布满靖子心头,他才开口说:“他是个单纯的男人。”
“啊?”
“我是说,石神这个人很单纯。他寻求的解答,向来很简单。他绝不会同时追求好几样东西,而他达成目的的手段也很简单。他从不会迟疑,也不会为一点小事轻易动摇。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不擅长生存之道,不是赢得全部就是满盘皆输,他的人生随时伴随着这种危险。”
“汤川先生……”
“抱歉。您一定听不明白我想说什么。”汤川苦笑,“您第一次见到石神,是在刚搬进这栋公寓时吗?”
“对,我过去打招呼。”
“当时,您把在这家便当店工作的事告诉他了吧?”
“是。”
“他开始光顾弁天亭,就是从那时起?”
“也许是吧……”
“那时,在和他寥寥可数的对话中,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什么小事都可以。”
靖子很困惑,她做梦也没想过这个。“您为什么这么问……”
“这个……”汤川边走边凝视着她,“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很重要的朋友,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我的接触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他来说很重要,”汤川说,“非常重要,这点您应该明白。”
看到他真挚的眼神,靖子莫名地激起一身鸡皮疙瘩。她终于醒悟,此人知道石神对她怀有好感,他想弄清楚是什么让石神喜欢上她。 直到这时,她才发觉,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并非美得足以令人一见钟情。
她摇头,“我什么也想不起来,我和石神先生没说过几句话。”
“哦。说不定,还真的就是这样。”汤川的语气变得柔和起来,“您觉得他怎么样?”
“啊……”
“您不至于没察觉他的心意吧?对于这点,您有什么想法?”
唐突的问题令靖子困惑,当下的气氛也不容她笑着敷衍了事。
“我对他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他是个好人,非常聪明。”
“您是说,您知道他头脑聪明,是个好人?”汤川停下脚步。
“我只是隐约这样觉得而已……”
“我明白了,耽误您的时间,不好意思。”汤川说着让出自行车的握把,“代我向石神问好。”
“可是,我不一定会碰到石神先生……” 汤川只是含笑点个头,转身离开。靖子看着他迈步远去的背影,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笔记:汤川和靖子的这段对话写的真的太精彩了!
第十四章
微积分这玩意儿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石神想起森冈以前问的问题。当时他拿摩托车赛来举例,解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不过森冈能听懂几分呢?
石神并不排斥森冈这种质疑的态度,对于为何要学习某种东西抱有疑问,本是理所当然。唯有疑问解除了,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才能走上理解数学本质之路。
可惜太多老师不愿回答这种单纯的疑问。不,是答不出,石神知道,他们也没真正理解数学,只是按照既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只想着让学生拿到好分数。对森冈提出的这种质疑,恐怕只会觉得不耐烦。
笔记:相信绝大多数人在经历痛苦的高考备考阶段都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而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给出的人云亦云的答案根本没有帮助,那么对于生命的意义,又有谁能告诉我们答案呢?我的结论是,只有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第十五章
“那时你说过,这些游民的日子过得像时钟一样准确。还记得吗?”
“记得。人一旦摆脱了时钟反而会那样——这是你说的。”
汤川满意地点点头。
“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彼此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乱子。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容许。我们虽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游民当中,应该有不少人并不想回到原来的生活。”
“扯这些闲话,两三分钟可是一下子就过去了,”石神看看表,“你看,已经过了一分钟了。”
“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自身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这就是我想说的。”汤川定定凝视着石神,“你打算辞去工作吗?”
笔记:任何人都应当被尊重,这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自身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第十五章
“嗯……” 石神对汤川的推断不予置评,一径往前走。终于快到学校了,人行道上开始出现学生的身影。
“这个话题很有趣,我实在想多听一点。”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汤川,“不过请你不要再往前走了,我不想让学生听见。”
“的确这样更好。反正,我也把想说的大致都说了。”
“很有意思,”石神说,“之前你问过我一个问题:设计别人解不开的问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难——你还记得吗?”
“记得。我的答案是,设计问题更难。我向来认为,解答者应该对出题者心怀敬意。”
“哦。那P≠NP呢?自己想出答案和确认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何者较容易?”
汤川一脸惊讶,不明白石神的意图。
“你一定会先自己解答,再听别人的答案。”石神说着,指向汤川胸口。“石神……”
“就在此说再见了。”石神转身背对汤川,迈步走开,抱着公文包的手臂隐隐用力。
到此为止了吗?他想。那个物理学家,已经看穿了一切……
笔记:
1、设计别人解不出的问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难?
2、P≠NP,自己想出答案和确认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何者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