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区,通常会有自己代表性的啤酒。
例如山东的青岛啤酒,北京的燕京啤酒,东北的哈尔滨啤酒。
这个跟白酒不太一样。
比如说到哪个白酒好,其实各个地区的共识都差不多;
但说到啤酒,很多地区的人,都是喝本地啤酒的比例更高。
同样是酒,啤酒和白酒的消费情况,为啥会有区别呢?
啤酒的度数比较低,运输成本也比较高。
有的时候跨地区经营,企业的成本就比较高,很难竞争过当地的啤酒厂商。
这就是一种护城河,成本优势。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可以带来一些成本优势的。
像刚才介绍的啤酒就是这样。
另外像水泥这样的行业也是如此。
水泥其实是一个同质化很严重的行业。
不同区域生产的水泥差不到哪里去,这个行业也很传统,感觉水泥行业好像收益比较一般,但其实水泥行业平均ROE并不差。
因为水泥也具备成本优势的护城河。
一个区域通常是一个水泥厂为主,它的运输成本太高了,导致跨地区竞争往往吃力不讨好。
水泥厂就针对周围的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垄断经营。
也就拥有了定价权,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收益水平。
资源优势
除了地理位置带来的成本优势,还有一种成本优势是资源优势。
通常出现在资源或者矿产行业,以及公用事业行业。
例如企业的平均开采成本,低于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开采成本。
比如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就远低于全球平均开采成本,那这样的企业自然就很赚钱。
这种成本优势往往是独一无二,也很难复制的。
类似的,还有港口、机场、水电站等。
通常一个大城市,修建的机场也就一个,特大型的城市可能有两个机场。再修多个也没必要,一般政府也不会批准。
所以这也是一种护城河。
在这个城市里,短期不会有新的竞争对手。
大型机场,往往会引入类似免税店这样的业务,利润率还是很丰厚的。
当然这两年因为疫情,机场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一些影响,需要时间来恢复。
港口的话,也比较吃自然资源,水深、港口的大小,还有在陆地上的交通便利程度,这都是港口的资源,也是比较稀缺的。
水电站也是如此。
国内的水电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几条大江大河上,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些资源上的优势,也会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
往往企业占据了这样的优势,短期里就不会有直接的竞争对手。
盈利限制
但是有的时候,资源太好,也不一定是一个好事情。
如果一个资源太得天独厚,反而可能会被限制相应的盈利能力,对应的这些上市公司不一定很赚钱。
因为这种资源,如果是所有人都公认的稀缺资源的话,通常会出台一些法律法规,进行限价,限制盈利水平,不会让它赚的太暴利。
例如大部分小城市的机场。
其实在飞机起落等费用上,都是国家做好了相应规定的,这部分收入通常只能温饱,能够活下去,但无法赚取太暴利的回报。
总结
护城河理论,很多时候,能帮助企业从内卷中走出来,避免直接竞争。
但企业能否把这种好处转化为利润,最后反馈给股东,就得具体分析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