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生平
屈原是与楚王同姓的贵族。他的先人原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为封于屈地,所以以“屈”为氏。
早年,屈原以贵族身份,任三闾大夫之职,主要负责公族子弟的管理和教育。因其才学优异,受到楚怀王选拔和重任,被任命为相当于副宰相的“左徒”要职。在他任职期间,楚国的政治和外交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主张“合众抗秦”。
小贴士:
风起云涌中,春秋时代百十个国家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出现“七雄并峙”的局面。而在“七雄”之中,又以新兴的秦国和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的楚为最强大,它们互相抗衡,都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所以当时有“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说法——如果楚国能够成功联合各诸侯国抗秦,那么楚就可以称王于天下;如果秦国能够离间楚与各诸侯国的关系,孤立楚国,秦就可以天下称帝。
可见,屈原主张合纵抗秦是对楚国有利的,至关重要的。可是,他的果断执法——举贤授能,为国家的富强立法,限制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旧贵族势力的忌恨和反对。他们处心积虑地对屈原横加诬陷,离间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而昏庸的楚怀王终是听进谗言,“怒而疏屈平”(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受到排挤,不得再参与重大国事。旧贵族势力的顽固和强大,可见一斑。
小贴士:
在屈原诞生约40年前,楚悼王任用“吴起”推行变法,一度使楚强盛,但因其触犯了旧贵族势力,“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果然,楚悼王死,吴起被害,新法废除。楚国也由此而衰弱。
无独有偶,屈原在政治上失势以后,楚国的局势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当时,楚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人物,完全包围了楚王,而且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为起来。他们甚至接受秦国的贿赂,公开地出卖楚国的利益。而昏庸、贪利的楚怀王,又因受秦国派来的使臣张仪的政治欺骗,而与齐国绝交,最终使楚国孤立。
楚怀王曾愤于受秦国的愚弄,两次伐秦,都遭到惨败。这时,怀王又有过联齐的活动,但都因受到腐朽旧贵族的干扰,没有成功。更甚的是,怀王晚年,受到旧贵族的怂恿,又去与秦讲和,结果被秦扣留,终于客死他国。
怀王囚秦之时,顷襄王继立,任用旧贵族子兰为令尹,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结果秦国不断削弱楚国,之后,秦将白起攻下郢都,楚军全部溃散,223年终被秦所灭。
这就是楚国后期的一段历史,这段极为悲惨的衰败史,是屈原亲眼目睹以至亲身经历的。
屈原在“怀王朝”时,遭谗后被疏,失去了怀王的信任,被免掉了“左徒”的官职。并一度被排挤出朝廷,离开郢都到汉北去流浪。在“顷襄王朝”时,屈原遭到更大的迫害,被放逐于江南,直至死去。
二、屈原精神
屈原最初曾受到楚王的信任,为了振国兴邦,实行“美政”,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从事救亡的革新活动。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被疏。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救国无门。这对于忧国忧民的一位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于是他的满腔热情变成了无比的悲伤与愤慨,从而写下了震古烁今,历史上最为有名的长诗——《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实,这时屈原还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多种选择,或放弃理想,避世远祸,逍遥自适;或离开楚国乡土,答应邀约,到他国去做客卿(这在当时所谓“楚材晋用”的风习下,也是可以的)。但他不肯放弃理想和责任,更不肯弃国出走,而是决心与祖国共命运。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大军打进了楚国,拔郢都,烧楚先王陵墓。这一重大事变,使诗人屈原感到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他不忍见自己祖国为秦所灭,不忍见自己的家乡父老遭亡国之难,为了殉于自己的理想,表明自己至死不离祖国的决心,天约于次年,即顷襄王二十二年,投汨(mi四声)罗江自杀了。屈原的死,不单纯出于感情上的激愤,也是出于自己的理智。他和那个黑暗的社会既然不能调和,而国破家亡的现实更使他无路可走——他热爱楚国,但楚王误解他,疏远他、流放他,楚国的旧贵族力又凶狠地迫害他;他想离开祖国,但这又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就只有用“一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来殉于自己的国家了。
《怀沙》首句记述时令:“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这和后世传说他死在五月初五是颇为接近的。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但他留下的充满美好理想和爱国激情的伟大诗篇,却永远为后人所传诵;他在人民的心目中获得了永生。
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民族精神。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祭奠屈原,他的“求索”“爱国”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高尚精神。“屈原精神”也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三、经典名句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离骚》)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也会不惜⼀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志不渝的⽆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思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来塑造我美好的。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离骚》)
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声啊,⽌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民的是多么的艰难!”
屈原虽然是楚国贵族,是个⼠⼤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民的深⼊接触,他深感于⼈民的痛苦处境,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民的深切同情。
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喻楚怀王。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皆醉我独醒。(《渔⽗》)
意思是说:世界上的⼈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净、清⽩;众⼈都已醉倒,唯独我⼀⼈清醒。表⽰⾃⼰孤独却执着的信念。
6.悲莫悲兮⽣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司命》)
意思是:没有⽐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新相识更⾼兴的事情了。
端午节习俗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端午节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韶关市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端午挂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端午节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其它习俗
端午节还有躲端午、佩长命缕、戴香包、避五毒、采药、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游天坛等等一些其他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