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D479-20230201
“如何面对内在小孩”-2
有时候,有些情绪和痛苦来的莫名其妙,自己也不明白,而有些痛苦的记忆,人通常会在潜意识中选择忘记,但内在小孩却停留在那个时刻。当环境和事情按动情绪按钮,我们里面的小孩便重复经历了当时的感受。
而我们,便会莫名感受到了悲伤或痛苦。而有的情绪阻断的人,则是不情愿让内在小孩的感受流露,渐渐地表现出自己对痛苦好像没有感知,其实内心只留下了内在小孩独自哭泣。
如果没有真正找到内在小孩,与其和解,那么会一直受其影响。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已长大的你我,和拥有着一切真实感受的内在小孩,等待着彼此的遇见。
寻找到我们里面的内在小孩,是疗愈的第一步,这里,则需要面对痛苦的勇气、客观与真实。
我们在幼小的童年时期遭受太多否定,从而便形成了对自己很低的认知,这个时候,就可以拥抱我们的内在小孩,给他充分的理解和爱,并且,也用现在的眼光去告诉他事实,是值得被爱的,那些评价,并不能够决定他本身的价值,撕破谎言的捆绑。
真切经历内在小孩”长大“的过程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在各样的关系上面,有了更足的底气和安全感,里面那个从前一直存留的胆怯,来自童年的恐惧和担心得到进一步的消解,生命状态也更加轻松与喜乐。
所以,如果你看见那个一直被关在角落的孩子,恭喜你,已经开始了第一步,也愿你能够用今天的能量,去带着那个孩子,一点点在心里站立起来,拂去所有的伤痛,然后长大成人。
其实很多人心中住着一个或者好几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这些孩子就会以恐惧、自卑、委屈、退缩等形式表达出来,影响成人部分的身体、生活和工作。
这时,成年的你要去找到他们,理解、接纳、激励他们。那么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在小孩”呢?
一是滋养、激励“内在小孩”成长。在条件允许时,满足“小孩”,紧张时听听音乐、唱唱歌,做些娱乐活动;劳累时休息一下,给自己放个小假;烦闷时与人聊聊天,倾诉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宣泄不良情绪;焦虑时美餐一顿,满足一下自己的食欲等。
二是宠爱一下“内在小孩”。可以通过蝴蝶拥抱安抚“小孩”。把双臂在面前交叉,右手放在左肩,左手放到右肩,心里想象让自己安全或平静的地带,聚焦于正性想法,带“小孩”去感受。
当有了安全的感觉以后,交替慢慢轻拍你的双肩4-6次,花5秒左右的时间,然后停下来,深吸一口气。随着积极的感受不断上升,再次交替轻拍两边4-6次。也可以用温暖的光照耀“小孩”。
自我觉察身体不舒服的部位,比喻不舒服部位的大小、形状、颜色、材料、温度、声音。
想象你的头顶有一束有疗愈作用的彩色的光,让这束光照在身上,并透过皮肤进入身体,环绕身体感到不舒适的部位,觉察这束光在这个部位流动时带来的美好感觉。
三是放松身心,滋养“内在小孩”。 给“小孩”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内在环境,让他感到温暖、平和,从而降低心中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平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练习。
⑴深呼吸放松法:闭上双眼,双肩自然下垂,用鼻子呼吸,在呼吸的同时腹部要跟着伸缩。当吸到足够多时,憋气几秒钟,再用嘴巴缓缓地呼气。反复几次(至少三次),很快就能起到放松效果。
⑵想象放松法:通过想象,我们能让自己达到一种自认为舒适的状态,比如想象草原、大海等,让自己感到惬意和轻松。
⑶肌肉放松法:从头部到腿部依次放松的方法,在放松的过程中要遵循先紧后松的原则。
四是钟摆技术,娱乐“内在小孩”。用一种娱乐的钟摆方式,激发出易感疲惫“小孩”的活力,让其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
具体方法是:集中注意力,感受身体最疲劳的地方,并调整呼吸,停留一会儿,感受这种感觉(也许是紧张、疼痛、压迫感等);然后在身体内部寻找一个感受最舒服的地方,停留一会儿,感受并记住这种感觉(也许是放松、温暖、柔软等);深吸气,用气流带着舒服部位的感觉到达疲劳部位,感受这种感觉,再将这种感觉带回舒服部位,像钟表一样多次摆动。
【作业】
经过这几天和情绪的共处,你感觉更放松了,还是更紧张了?
如果你觉得面对情绪有些压力,可以回到过去几天的练习里,重复去做那些练习,如果感觉还可以,我们继续哟~
请记得在练习的过程中,好好照顾自己,让自己安全、允许自己随时停下来
约:67(Z11,L34,G22)
■事缓则圆!■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如非必要,一动不如一静!■行动是战胜恐惧的良药,犹豫不决是滋生恐惧的源头。■确认知觉!
尊重、未知、好奇、欣赏,陪伴倾听,相信事情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相信ta一定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相信相信的力量)。一步一步发现生命品质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