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商丘,一9岁小男孩得了一种“怪病”,上学前总是莫名发烧近40℃,去医院看也没查出什么毛病。
男孩的爷爷提到只要前一天晚上和孙子说要去上学,第二天起来就发烧,如果和他说不上学了,体温就自动退下去。
随后青少年心理科大夫表示,男孩有些轻度抑郁,寄宿制以及多方面等因素,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
其实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心因性疾病,就是心理原因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这位小男孩只要家人一提上学就发烧,说明已经严重的躯体化了,他内心对上学有多焦虑多排斥啊,太过痛苦让身体瞬间都升高了温度。
都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男孩才9岁就要寄宿在学校,很长时间不能见到家人,如果适应力比较差,对家人依赖感又比较强的孩子就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状态。
若是碰到学校的老师不太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和同学之间相处也不太融洽,加上学业上的压力,只会让孩子遭受更多的压抑与崩溃。
与其说孩子有抑郁倾向不如说他在用发烧这样的身体症状来抗议与逃避,他害怕上学,更恐惧住校,如果父母不及时止损,没有释放孩子内心的焦虑感与不安感,只怕孩子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笑妈并不提倡孩子从小就住校,有些父母因为工作忙,家里又没有老人搭把手,总是习惯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倾向于把他们送到有寄宿制的学校。
但这对他们的心理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即使有些小孩表现不明显,看不出什么,但长大后与父母之间也会产生隔阂,没有那么强烈的亲密感。
笑妈小时候也是一年级开始就住老师家(离学校近,每周末回一趟家),虽然小的时候觉得没什么,父母来看我也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不舍,但长大后回忆起那段时光最多的感觉就是很孤单不太愉快。
所以面对女儿上学,今年刚上一年级却遭受被分流,在选择该去非直属的公立学校就读还是去各方面都比较好的私立学校时,本来即使学费再贵我们也要女儿接受好的教育,但是看到私立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有寄宿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前者。
虽然自己带孩子陪写作业会累一点难一点,被分流的公立学校也没有私立学校教学质量高,但我还是毫不犹豫选择非寄宿制的,这是我的首选,因为这样我们能看到她每一步的成长,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待在学校。
如果因为住校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也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笑妈更喜欢女儿时不时黏着我们的模样,说明她很依赖我们,也很需要我们。
而不是像我小时候表现出不太依赖父母的样子,其实是内心的一种自我防御罢了。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觉得自己住在老师家并没有什么,不会感觉痛苦,也能让他们感到放心。
只是我不愿我的女儿也经历这样的挣扎与苦痛,她不需要,我也不愿意看着她假装坚强与懂事,她只要做她自己就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不就应该天真无邪吗,哪来那么多的顾虑与考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