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我考了380分,离我的第一志愿同济大学差5分,第二志愿北京外国语大学差1分。八月,在做了一个暑假功课,甚至还问学长学姐需不需要带脸盆这种问题之后,爸爸妈妈带着我来了北京。下了火车,坐上学校志愿者安排的车,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北京邮电大学。
填了三个志愿,偏偏来了唯一一个不是我选择的学校,学习通信和信息工程。高中时候的想做设计,又一直心心念念得想去上海,于是报了同济。从小对语言就有很强的兴趣,于是第二志愿选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三志愿是爸爸妈妈向别人请教,说通信和信息工程的就业率很高,我想着也不会落到第三志愿,便没有反对。所以就读于北邮并不能说是我的选择,但却是我成长和成熟的起点。对于命运替我做的选择,我很感恩,更感恩我自己和命运交了朋友,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了。
在大二的时候,我就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每天在学的电路和代码,也经历过很多沮丧和怀疑。在我寻寻觅觅,思考着以后想做什么的时候,从一个学长那里了解到了用户体验设计这个专业。那天晚上我回到宿舍开始在网上查阅着各种各样的资料,制定了自学的计划。当时北邮有数字媒体技术这个专业相对比较接近,我便发邮件给教授问他们有没有可以帮忙的地方,去他们的实验室打零工和学习。大二暑假的时候组队参加了用户体验设计大赛,带着小组获得了北京市第二名的成绩。大三的时候,带着比赛时设计的demo拿到了乐视和滴滴的offer。乐视的经理很喜欢我,希望我毕业后可以留下工作。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想在这个行业走的远,我需要更系统的学习,于是我选择出国读研。现在的我在硅谷领英做交互设计师。
我尽量简短的概括了我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是想更多的说说我是怎么看待北邮的四年带给我的成长,以及我认为的大学对我们成长的意义是什么。
一、跟我一样在小城长大的孩子,一起走出来看看吧
下火车去学校的大巴上,那天北京下着小雨,我心想:这就是北京呀,我要在这里过四年。这里的气候、饮食习惯、说话口音跟家里都不一样,待久了才发现,不一样的还有很多。
在我接触到一些在大城市长大的同学,他们有很多爱好和很广的知识面的时候,我学习和体验的欲望也被刺激起来了。在学习之余我玩儿遍了北京,看展、看话剧、看景点了解它们的历史;我去鸟巢做志愿者,参加舞蹈社,参加高校间组织的活动,参加比赛,实习......北京给了我很多的资源和机会,这种机会是其他城市没有的。
早上挤着地铁从海淀区到朝阳区实习的路上,我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为了生活和梦想在努力着,看到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在生活在美国的我,所看到的差异性又多了许多,但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是我理解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开始。所以,跟我一样在小城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一直是你的第一位的孩子,一起走出来看看吧。你会像我一样知道,生活不只是一纸试卷和笔墨。
二:你选择的其实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式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是设计,但是很多同事说我做事情很缜密、有条理,并且和工程师交流起来更顺利。当我说完我本科学的是理工科的时候,他们都会恍然大悟。
曾经我也觉得我本科四年做的那么多数学题,写的代码,搭的电路都没有用了。但是每每和别人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大学那四年对我的影响有多深。在你查阅文献的时候,你以为重要的是你记住了多少文献的内容,其实更重要的是你查阅文献的方式、理解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你答题的时候,你以为重要的是每一道题的解法,其实重要的是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你抄作业的时候(?不鼓励抄作业!),其实是你在安排所有任务对你的重要性。在你搭电路的时候,其实是在锻炼你的细节处理和动手能力。在你和同学合作项目的时候,其实锻炼的是交流、合作和管理能力。
我的设计背景毕业的同事很明显具有更发散的思维,而相比而言缺少逻辑性。每个行业都需要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平衡。
所以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许暂时放下就业率,思考一下你擅长的、你想锻炼的是哪种思维方式呢?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三:专业选择只是起点,以后的每一步都由你掌握
虽然我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直很自觉,但是不得不说二十多岁前的我根本不懂自己想要什么。我“被选择”了北邮和通信工程,但是我选择自己掌握接下来的旅程。我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精彩的部分都是迈过了高考这个栏杆之后开始的。你需要去了解就业率、市场趋势,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谁也不能预测几年后哪个专业会是最热门的。但是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你就能在各种环境下自信的大步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