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漫步在晋江五店市的街头,奈何足底板下只是起起伏伏,虽一时无处驻足停歇,却正正好,在这红砖白石堆叠而成的建筑之间,轻嗅着古老的气息,聆听着中华大地东南一角的倾诉。
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五人,在青阳山下开设了五间饮食店以便行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便出现了。
提及蔡氏,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古朴的蔡氏家庙中。从正门望去,四根柱子笔直挺立,将偌大的门户分成五开间。怀着一颗毕恭毕敬的心迈过门槛,不必说简朴的陈设,更不必说大气的格局,只从小小的窗子,就不得不惊奇地赞叹古人的智慧:看似普通的封闭木窗,轻轻一拉便可看到三列红砖白石的窗挡,这时才领会到,房屋外部与内部构造结合,既节省材料,又保证了当时的生活所需。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书画作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概谁都可以料想到,作为这里最先开创饮食店的人家,收入必定是不少的,可家中却张贴着这般书法,让人不禁遐想,这样的家风下,会熏陶出怎样的朴素人家呢?
要说大宅院,五店市还有一处有趣的门户:朝北大厝。论风水,论光照,人人都想着将自家屋子坐北朝南,可这家倒是别致,听名字便知,它坐南朝北。不同于蔡氏家庙,这红砖厝并未经历过大型翻修,保留着鲜明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整体看来,朝北大厝并未有怎样“大”的气派,墙壁颜色灰暗陈旧,或许乍一眼还不能将其与其他小门户分别出来。原来,这里的建筑并未刷漆,刷漆的钱全部用来资助抗日。人人都说,客家土楼最显家国情怀,我却要说,这红砖白石之间,也无不流露着家与国的深情。一砖一瓦,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的是醇厚的家风,永不沉睡的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迈出朝北大厝的门槛,脚下一时是那样坚实。有什么东西在心底潜滋暗长起来,渐渐蔓延至整个身体,如甘泉般清冽。我意识到,这是一番文化的洗礼,醍醐灌顶,也如沐春风。
我回首望向那静默的红砖厝,方整的红砖之间是形状各式的白花岗岩。这红与白,竟成了祖国东南角一份最美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