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情绪困住

不要被情绪堵住,情绪应该是河流,而不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如果难受,就去做事情。

如果痛苦,就去做事情。

如果欢喜,就去做事情。

如果悲伤,就去做事情。

如果失眠,就去做事情。

如果想念,就去做事情。

如果孤独,就去做事情。

如果沮丧,就去做事情。

如果愤怒,就去做事情。

你应当明白我的意思,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一定明白。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公案:吃茶去。

源自唐赵州从谂禅师的故事,无论来的人是谁,打算做什么,从谂禅师一律以此作答。

看似答非所问,其实,已经给出了最直接的解答。

也就是众生平等,无高下之别,放下过往所执,经验、财富、亦或是其他,不预设任何概念,直接参与当下的体验。

即:吃茶去。

你焦虑什么,担忧什么,害怕什么,恐惧什么,都只是当下一念。

那么,转个念就是另一片天地。

问你,转还是不转。

人是执拗的,偏执的,也是习性化的,总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纠缠不清。

所以,一句吃茶去,就能解脱当下的痛苦。

那么,那些焦虑、担忧、害怕、恐惧,就会消失吗?

当然不会。

但是,当你转念之后,一切事情就有了转机,就发生了变化。

当你把自己从原来的纠缠中摘出来的时候,你就能够看清自己的处境,当下和未来,一切就都有了可以处理的空间。

当然,这只是我浅薄的见解。

去做事,指的是不要被你的情绪,你的心情影响,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该干嘛还是干嘛。

依旧是吃茶去。

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道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身体没有生理的疲劳,就不断行动,不管情绪如何。

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

会被自己情绪堵住。

愤怒,或者痛苦,失恋,或者失败带来的冲击,悲伤,或者沮丧带来的影响,都会导致一个人无法以平常心去面对当下的生活。

但其实,生活仍旧,变化的是自己。

吃饭睡觉,刷牙洗脸,工作生活,依旧。

起起伏伏的是情绪。

当我们能把这两者区分独立开来,我们就能够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而不会被拖累。

哭着把作业写完。

生着气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了。

沮丧的时候,把今天分配的任务完成。

一边跑着步,一边难受。

心里感到万分后悔,有诸多遗憾,但依旧每天早起早睡,努力工作,积极生活。

情绪就像河流,流向它该去的地方。

但我们所做的事情就像一座桥,一座山,一艘船,与它互不相干。

该做的事情一件不落。

该去的地方,该见的人,该完成的任务,都正常去做。

事情和情绪分开以后,人就活的特别轻松。

从此,情绪是情绪,事情是事情,爱是爱,痛是痛。

就像自己的生活从此天地两分,天地清明,我们的生活便再也不会混乱。

当然,想做到这种程度并没有那么容易。

早起时,那一瞬间的犹豫,就会导致失败。

读书时,那一刹那的妥协,就会导致放弃。

跑步,工作,生活,都是如此。

明白了这一点,做到了这一点,后面遇到的事情就不会太难了。

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克服,一点一点的练习,直到自己能够随手为之。

或许有一个方法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做一件看起来没用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就定100天吧。

当你能做到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件小事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改变。

我在做的一件小事就是:吃完饭后立即刷碗。

立即刷碗,对于有些人来说早已经养成了习惯,不难,但对我来说却是千难万难。

每次吃完饭总会把它堆在水池里,等到准备做下一顿饭的时候才会去洗。

这其实就是拖延了,偷懒了。

开始决定做这个练习之后,刚开始是挺难的,慢慢的就习惯了。

刚开始也觉得无所谓,做着做着,就发现,每一次我都能意识到自己需要放弃当下的不刷碗的念头,先去把碗洗了,把锅刷了。

这一个念头的转变,就给我带来许多的改变。

规定,四点跑步,时间一到我就去跑了。

在此之前,会拖很久。

规定,早上完成2篇速写,坐在电脑前什么都不做也要先开始写。

规定,写完就发出来。

就那么做了。

其实,很多时候,难、拖延、偷懒,其实都只是头脑和身体的不一致造成的。

目标是A,脑袋里想的总是捷径、省力、轻松的方式去达成,于是便慢慢偏离正轨,而身体对应的是该做的事,当把事情摆在面前的时候,也就没有了逃避的理由。

所以, 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大脑是违背我们自己初衷的。

就好像,总有一个人给你吹耳旁风,让你轻松一点,舒服一点,省力一点,你刚开始还能反抗一下,但久而久之,你的反抗越来越无力,你就会开始陷入耳旁风带来的「美好」幻觉里。

很显然,你刚开始是想做出点成绩,拿到结果的。

那么,去做事,就成了破解一切阻碍的魔咒了。

如果你总是犹豫,那就去做事。

你也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开始练习。

比如,每次回家之后,擦一下鞋底。

比如,每次拿起手机之前,先做一件事情。

比如,起床之后第一件事不是看手机,而是不看手机十分钟。

试试看。

让情绪流过你,而不是堵住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