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象听音乐一样轻松快乐,让文字象音律一样流过心间,这是创造阅读神化的印南敦史告诉我们,她快速阅读的秘笈是—流水式阅读。
我们仔细阅读都记不住大多数内容,那么快速流过我们心中的书籍,能记住吗?我们用这种流水式阅读法会有收获吗?怎么样做才能留下在心中流淌过的书?这些都是我对流水式阅读的疑问。
一天,佛陀问一个弟子:“人的生命有多长时间呢?”
弟子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的生命也就几天吧,不会很长。”
佛摇摇头:“你还没有悟到生命的真谛。”佛陀转过头,问另一个弟子:“那么,你认为人的生命究竟有多长呢?”
“佛陀!弟子以为,人的生命长度也就一顿饭的工夫。”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也没有悟出生命的真相。”佛陀又以同样的问题问另一个弟子。那个弟子虔诚地答道:“佛陀,人命只在呼吸间。”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好得很,你已经悟到生命的真谛了。”
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中告诉我们说,她悟到了流水式读书的真谛,读书其实就象生命呼吸一样自然,有吸必有呼,有读必有写,读(吸)和写(呼)就是阅读的真谛。
读书是吸,写书是呼,我们平时呼吸的时候,若是只吸,而不呼,那 肯定会憋得难受;那么读书与写书也是如此,光读不够,只有配合写,这样才顺畅,也是能真正地吸取书中的精华,记住这本书的主要 内容,让读过的书不白读而有价值。
想要每天读一本书,只有快速深入地阅读,那么从摘录入手,读和写就象人的呼吸一样自然。在手抄过程中内心才有时间去仔细品味文字内容,还可以摘选出最核心的内容和获得成就体验,这种方式容易养成象呼(写)吸(读)一样自然的阅读习惯。
养成自然呼吸阅读习惯分四步 :
1、摘录书中最感动自己的句子即“一行采集”
读书时,让文字内容流进脑海里,不要去试图记忆,而是要在笔记本上抄录。阅读很慢的人,一定要尝试边读边写,只抄写最令你感动的那个片段,尽量压缩成一行几行一小段的精华。
抄录时,不要照抄原文,用自己 理解的话语来记录。前面标注页码,后面抄录心动文字小段。边读边摘抄,这样完成碎片化收集,便于以后查找和整合。
这跟我们以前的读后感有点类似,读后感基本是对整书的感受整理,是一篇文章;这里尽量压缩段落中心变成一句话。
2、采撷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行采集”里,最精彩的一行即“一行精华”
我们明白了阅读的本质不是为了复制100%,而是为了那1%的邂逅,这就是一本书的“一行精华”。
每天阅读一本书后,在以“一行采集”的方式摘抄下来的阅读集录中,找到能让自己一眼相中的最钟爱的一行,并做出标记,这一行摘录,就是所谓的“一行精华”。
阅读的趣味,就是为了邂逅这“一行精华”的心动时光。而更有意思的是,同一本书每个人的心动一行精华是不一样的。
例如,我看到一位书友写的《一生有你》书评,她最感动的一句是“爱上一位好姑娘,让她成为你的梦想”。
而我是受她的书评感染后,去阅读了此书。但书中让我最感动的句子是“真正的孤独,是心中明明充满了爱,却长岀一片荒芜”。所以说在同一本中每个人邂逅的心动句子是不一样的。
3、通过“一行评论”,触发对重要段落的记忆这个评论是写留住对“那一行”产生共鸣的原因。
想要短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并高效地从中获取主要信息,这种方法很好用 。
具体做法是,我们需要在记录“一行采集”的笔记本之外,再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
先记下日期、书名、作者,然后摘抄“一行精华”,在此之后,用30~40字左右的几句话,写下“一行评论,”即是这段话因为什么感动了自己,这样我们以后就可以凭借一行评论而唤醒了一本书的记忆。
那么这本书,即使日久,你记不住什么了,但是只要我们再次打开这个“一行评论”,便会记起当时对这本书的感觉,这样读过的书就没有白读。
4、通过回顾检验自己读书的痕迹 为了再次检验我们积累的阅读成果
建议以12本书为单位,定期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在这个回顾评论过程中,思考哪些是自己有共鸣的书、赞赏的书、和想要读的书。以此为据找到自己的读书方向和书单。
养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让自己遗忘阅读时体会到的感动。定期盘点、回顾自己喜爱的书籍,也就成为呼吸阅读习惯中的一环。
所以让文字象音乐一样流过心中,让读书象呼吸一样自然,留住书中的精华内容,每天坚持“读和写”,就会让我们读过的书留下来,使读过的书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