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也站在了2018年的年末,马上步入2019年,也即将迎来自己硕士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一年里学习与生活颇多感受,分享之。
学习方面
如果让我从新选择一次研究生方向的话,我会首先在研究生的类型下仔细思考,读研后无非两条路:读博或者是工作。在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方面,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自己的培养方案,有的学校是存在差异的。但是我们学校没有,都是三年制,课程与培养计划无异。唯一的区别就是学硕读博的话会方便一些,专硕可能还得考试才行。在毕业要求上,学硕是必须要发文章的,专硕则没有这个要求。当时保研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选了学硕,觉得比较高级一点,后来发现并没有,反而还得要发文章什么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如果是培养计划无异,那么自己就得为自己的选择做好考虑。如果后面不想读博或者是做研究,那么可以选择专硕,然后培养自己的技能。如果是决心博士或者是学术道路,那妥妥的学硕。
找工作方面
学校九月份开始的校招,一直持续到了这个月底才算秋招结束。九十月份的时候,我也在努力的为自己的工作而奔波。背着简历和资料去参加公司的面试,然后等待结果,与此同时关注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九十月份这两个月一直都处于这个状态,学术也没有心思弄。最后拿了几个offer,选择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公司签约。
参加了很多次的面试,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 基础的重要性,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应届生技术面试很大程度上不会问太多的深层次的东西,主要是问对于语言的掌握程度。
- 知识的广度,尽管说不会深挖某一方面的东西,但是对于知识的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数据结构、算法、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等都会被问到,有些会着重的问,有些则提一下就行了。
- 编程的能力,面了几家都是需要手写代码的,问题不会很难,需要你写出代码,然后进行解释,再继续提问,依次回答。这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在这方面做的其实不好,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多写多练。
生活方面
人越长越大,就会发现之前的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觉得需要学会以下几点。
- 独处的能力,如何学会和自己相处,如何和自己相处的更好。
- 思考的能力,这也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如何保持一种思辨的状态,对事情要客观认识。
- 摒弃无用的社交,要给自己留点时间,提升自己是最最重要的,无用的社交只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保持专注,这一点需要自己对所做的事情有兴趣,爱好自己所做的事情。
结语
自身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三省吾身,好好的改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