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朝也被称为青铜文化时期,它代表着中国青铜冶炼技术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其中以青铜鼎最为著名,“后母戊鼎”就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
后母戊鼎重达832公斤,采用了至少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需要两三百名工匠的配合才能完成,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鼎,除此之外,还有四羊方尊、毛公鼎等知名鼎器,但是绝大多数有名的青铜器是出自商朝,周朝的青铜器似乎并不那么出彩。按照道理来说,青铜文化应该是一代更胜一代,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非商莫属,周朝远不如商朝,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度存在很大的关系,更准确地说,周朝分封制度所带来的的高低贵贱、厚此薄彼、亲疏有别,引发了许多非宗亲诸侯的强烈不满,其中以楚国为代表。
能够跻身周王室上层统治的,基本上都是宗亲贵族、王族子弟,那样的一套制度,基本上断绝了平民子弟的上升渠道,这一点和夏商时期存在很大的不同,夏朝虽然没有什么名相,但也没有从制度上杜绝平民翻身,而商朝的名相之中,有很多都是出自奴隶、平民,像伊尹、伊陟、傅说等,都是平民奴隶出身。但是到了周朝,除了姜太公一人属于外族,朝中大权、地方大权基本都是被王族子弟垄断,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那种,很典型的“出身、血缘决定人的一生”。
而楚国的初代国君先鬻,虽跟随文王、武王伐纣,但最终也因为领地远离王畿,加上不是姬姓成员,最后被视为蛮夷封了一个子爵。楚国国君地位低,国家的地位更低,诸侯开大会,楚国国君连参加的权利都没有。即使楚国日后有再大的功劳,也会因为周分封制度的制约,无法晋升。
所以自周开国之后,楚一直对中央政权忿忿不平。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辅政,周朝进入“成康之治”盛世,楚国此时是南疆小国,无力抗周。但是到了周昭王时代,北方戎狄作乱,昭王穷兵黩武大规模征战戎狄,楚国也趁此机会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最终尾大不掉。楚国甚至控制了铜绿山铜基地,对于青铜时代的周朝来说,无疑是控制了自己的命脉。
铜绿山基地是商周时期最主要的采铜和冶铜地,商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冶铜成就,很大程度上便是依靠这处铜基地。铜绿山对周朝来说同样也是至关重要,它不仅仅事关制造青铜器,就连制造兵器、马车等战备物资,也离开不了它。
鉴于铜绿山的重要性,周昭王前后三次南征楚越,单论军事力量,周与楚相比,俨然是太强大了,所以前两次征战,楚国均已失败告终,昭王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铜绿山,获取大量的铜原材料,之后带回镐京铸器铭功。
但是,铜绿山离周都相隔甚远,大军无法长期驻扎,于是每次占领此地获取铜材料之后,就撤军回朝了,周军一走,楚人便立即又占领了铜绿山。昭王几次出师,最终还是徒劳无功,反而丧师失地,最终还是失去了对铜绿山的控制权,昭王本人也在第三次伐楚的路上溺水身亡,这也标志着西周由盛转衰。
失去了铜绿山,就代表着周朝失去了最重要的铜材料生产基地,没有铜材料的西周,青铜文化也随之盛极而衰。
而与之相反,楚国的青铜文化却越来越兴盛,后来楚地出现的王子午鼎、楚大鼎等,或许都跟楚国控制了产铜基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