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干部肩负着服务群众的重任。然而,曾经繁重的负担让基层干部压力巨大,基层减负势在必行,且需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去繁就简,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负担的重要来源,如“文山会海”、过度检查考核等,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精力。基层减负需剔除这些“冗枝赘叶”。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杜绝“表格满天飞、材料论英雄”的现象。同时,优化会议和文件管理,开短会、发短文,确保会议文件务实高效,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专注于为群众办实事。

明确权责,为基层工作划好“责任田”。基层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责不对等,存在责任层层转嫁、“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因此,要明确基层工作权责,制定务实合理的任务清单,搞清楚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避免将不合理的任务压给基层。同时,依据权责划分,给予基层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支持,让基层工作少些阻力、多些活力,使基层干部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工作有章可循,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赋能提质,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基层减负不仅要做减法,还要做加法,为基层干部赋能提质。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的财政、人力、技术等投入,让基层有足够的“弹药粮草”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让实干者得实惠、有奔头,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还可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基层工作效率,让基层干部在数字化浪潮中更好地履职尽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