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学习笔记主要摘自齐善鸿的《〈道德经〉可以这样读》黄晓明的《道德经十讲——98天轻松入门》郭永进的《道德经妙解》和韩鹏杰的《道德经 说什么》
《道德经》第一章中,“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什么意思呢?
“无”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与“道”相连,代表着大道的无形无相无限。将“无”用于人,则代表着“无我”“无私”“无欲”“无主观”。
从“无”的层面,想要返观到“无”的奥妙。“观”不同于察和看,观是用心用神来观,能观到形而上的无,察、看不见,但观之可见。
人只有处于空灵无欲无主观的状态,才能真正观察和领悟万物生发的妙处。主观意念和分别心一起,给万物很多主观的评价,就失去了观察万物生发妙处的能力。
我们通常生活在主观的世界里,经常把自己主观的认识硬加在客观事物上,最典型的就是“我认为”“我以为”“我感觉”这样的主观认知模式,置客观事物存在与变化的规律于不顾,在幻觉和错觉中忙碌着。“我执”“法执”是我们主观的常态,表现为固执己见、认死理儿的状态,完全断绝了自我进化的道路。
我们需要开启一种高级的智慧——觉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客观世界,一个是主观世界,而人生的任务就是让两个世界合一,否则我们就可能会在两个世界的对立和撕扯中备受其苦。
有一部分人常认为自己是智慧的,聪明的,其实都只是个人的主观想法。但这里面有没有一点点对的呢?当然会有,不然那么多“自以为是”的人也能使一部分人折服,其中折服的可能就是暗合道妙的那些“理念”。
《道德经》第一章中,“常有,欲以观其徼。”什么意思呢?
总是从“有”的层面,想要返徼,即“有”与“无”相互作用的界面、机制。
徼,在《道德经》全文中只出现一次;徼肯定跟有无有关。通过徼的显意:边界,在某个瞬间来了灵感,理解“徼”,就是指有无之间的边界、相互作用的界面、相互转换的机制等。
所以后面讲到的“有无相生”的关键就在“徼”。大道逐次往下降,在混沌元气之中,还在形而上,还是无。而通过“徼”,“无”一下子就变成了有,就到了“形而下”了,为万物之母,为构成形而下万物的最基本的素材,也就是基本粒子。通过徼,“无”质变,形成“有”。
徼,有人理解为“窍”,有一定道理,此解读为修身境界;与老子直接返观有无以及有无之间的界面,境界相差较远。
《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运用两分法,将世界做了两分,分为有无两个层面。但是,这两个层面之间必有界面和联系。故,选取了一个形而下的最接近的名“徼”,直接升华到形而上的密意。
当人启动主观意念,观察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时,一定要知道自己看到的只是万事万物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的形态,关键要去观察它们的运动规律,判断它们将要变化成什么状态。就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有欲观微”的思维方式,就是在万事万物的变化中看待任何一种形态的暂时性,观察事物的运动规律。脱离事物运动变化的完整过程,只针对过程中某一个暂时的形态进行认知,将无法获得真理,只能制造迷惑自己的幻觉。
“有欲观微”的思维方式,将我们的主观放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运动过程中去,不是盯着过程中某种暂时的形态,而是要掌握事物变化的整个过程和其中的规律。拥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走出“由暂时状态锁死自己心智的陷阱”,获得客观事物变化的真理,解放自己,获得心灵的自由。
思考:往往我们看到一部分就以为是全部,把这种现象说出来时,当时还觉得自己很厉害,过后简直觉得自己好笑,可实际做起来时,又进入了这种状态,当自己“观徼”的功夫不够,就上不了道啊!
总结:我们要常常从“空无能演化出天地日月”,以观察出宇宙本体“空无”的奥妙;常常从“有形有相的天地日月能演化出植物、动物、万物”,以体悟天地的浩瀚伟大,造化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