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北京分外的热,母亲打电话说天太热,吃不下饭就做点浆水面吃,也可以消消暑,想起了这久违的美食,嘴里顿觉得有了滋味,无奈没有浆水菜,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制作浆水菜。
由于手生所以也不敢做太多,就买了一把小芹菜,洗干净后用热水焯一下,晾凉后放入一个瓷盆里,然后将面条汤最上面的一层水倒了进去,由于没有浆水引子,我放了一点点苹果醋,盖上盖子放在桌子底下等待发酵......
(一)
想起2010年6月时出差路过老家,中间时间充裕,于是便决定绕道回家看看父母。到家后,父母很意外,因为我许久没有回家,这次也没有提前打电话突然就回了家,他们还以为有什么事,一听我是出差绕道,他们这才放下心来,顿时就很高兴。
母亲赶紧张罗着要做饭,问我想吃什么,那时天已经开始热了,我随口说:“有没有浆水菜,我想吃碗您做的浆水面”
母亲干脆的回答:“好,你等着,我这就擀面去!”随后,母亲打发父亲去南头的马婶家要一碗浆水菜,自己赶紧和面、准备小菜。
那天我吃了两碗浆水面,汤水酸爽,加上炒的自家种的韭菜,酸酸辣辣特别的开胃,虽然简单,但是味道醇厚、有滋味,让我觉得分外的舒适。
浆水面的酸香悄然的留在了我的心间,经常在自己不知道要吃什么的时候,就回味起这种酸香的滋味,之后回家,每次都少不了这一碗浆水面。
之后自己怀孕,由于对酸的喜好,就更想念这碗浆水面了,以至于晚上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吃浆水面。无奈之下,便用葱蒜炝锅,爆炒芹菜叶后加入白醋,以此汤煮面条来缓解自己对浆水面的思念,但是吃到嘴里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醇厚的味道,酸的也很奇怪。
后来母亲过来看我,特意从老家带了浆水引子,给我做了一小坛子浆水菜,这才缓解了我当时对浆水面的思念。
虽然都是往事,但是对于浆水的喜爱足见我的真情。
(二)
3天后,浆水已经发酵,芹菜已经变色,因为加了一点苹果醋,浆水的酸度也够了,虽然做出来浆水菜卖相不很好,但是味道也还不错。
于是,中午就开启了一顿浆水面的美味之旅~
浆水面最好是用手擀面,面要宽一点,这样才好吃,于是自己动手准备手擀面。
首先,和面、醒面、擀面、切面。
其次,准备葱末、干辣椒碎、蒜末、花椒(可有可无,依据口味),韭菜。
韭菜切小段放在锅里快炒出锅,作为配菜;然后锅里另倒油,待油八分热倒入葱、辣椒及蒜末爆香,倒入浆水菜炝锅,加入少许盐调味,烧开即可。
再次,另取锅煮面条,水开后两次开锅即可,煮熟后过一遍凉水降低温度,也可以使面条更筋道。
一碗面,两大勺浆水、一筷子炒韭菜,再来一勺油泼辣子,面条筋道有味,汤水酸爽,面条吃完忍不住连汤水也喝的精光,让你瞬间忘记自己还身处酷暑之中~
(三)
浆水多是在夏季食用,因为酸爽的浆水,能消暑解热,开胃增进食欲,而且做起来简单好吃而且胃里舒坦,对于常年吃面食的关中人来说,不管是款待客人还是自己家吃,都能让人吃到舒坦和满足。
浆水面是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特色面食,但两地的浆水面却各有自己的特点。
陕西关中的浆水面,大多是用芹菜做的浆水,而且面条必须宽、薄,汤水丰厚,再配上炒韭菜段,呼噜呼噜连吃两碗都是很平常的事。
甘肃天水的浆水也很有名,但是当地叫“酸菜”,浆水不只是用芹菜,里面的菜还有一些诸如灰灰菜、芥菜等叶菜,网上也有卖成品的。
制作浆水多使用陶瓷坛,洗干净晾干,放入焯水后的芹菜和其他叶菜,倒入晾凉的面条汤,不管是容器还是面汤,全程不能沾一点油渍,否则会变臭。
虽然坊间也有关于浆水的各种小传说,但是我觉得无论是从楚汉相争时期开始汉高祖刘邦,还是后来人们传说的张飞,无不说明浆水面这种食物的历史渊源有多长,经过代代相传,如今还是盛行于家庭餐桌,无不说明它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大家对其的喜爱程度。
现在,浆水面已经老家关中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也吸引着外来旅游的游客们,但对于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吃浆水面已经不仅仅是缓解思乡之情,更是回味记忆中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