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以后,爹好学的习惯依然如故,甚至更甚。
起初的那几年,爹喜欢上写诗赋词。还特地让我借了几本高中生用的语文教辅资料学习。
一开始听爹说写诗时,我有些不以为然。心里想着爹也就是没事看看,打发时间。可是当有一次我去爹的宿舍,看到爹拿出一本书,让我看他发表的几首古体诗时,我对爹真的是刮目相看了!我老爹的大作竟然变成铅字了!真了不起!
爹看我看的认真,很开心。
我毫不吝啬地夸赞爹“你太厉害了!”。
爹说:“有时间你也学学吧,你还年轻,学的快。”
我只是轻轻一笑,不以为意,其实心里想的是:“我写诗?想让都不敢想!不是那材料!”
后来,爹每次有新诗创作出来,都会拿给我看,让我帮着挑挑毛病,修改一下。
我很忐忑!
我哪里有资格帮爹修改诗作?我这样一个门外汉!
在爹的心里,身为他女儿的我,作为一个高中教师,那是相当有水平的!
我不想拂了他老人家的心意,每每故作思考一下,评评点点一番。
其实,我真的觉得,爹的写作水平早已不是我所能企及的了,更遑论点评。
30.
诗作的成功发表,大大激励了爹的创作热情。他再接再厉,尝试作词。
如果说写诗,我还可以想想的话,那作词就连想都不敢想了。
事实再次证明,爹在诗词创作方面真的很有潜力。
他创作的几首词也发表了。
那天,爹打电话给我,爹一般很少给我打电话的。
爹说如果我有时间,去他宿舍一趟,有点小事。
下班后,我就过去了。
爹开门看到是我,兴冲冲地拿出一本书,戴上老花镜,把书翻到有他作品的那一页,指着书上他写的词对我说:“你看,这是我新写的,竟然给发表了!”
爹边说边笑着,消瘦的脸上所有的皱纹都给笑弯了。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诗词创作的高峰期过后,爹又开始研究国学。
爹买了好几本国学经典,一有时间就看书。后来又通过电脑搜集视频资料,听专家讲解国学。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忙忙碌碌,充充实实。
一有机会,爹就会做我的思想工作,他说:“咱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主要是儒释道,三家本质上是相同的。有时间多看看,学习一下!”
每次爹这样说的时候,我都会点点头,装作很听话的样子,过后却总是借口太忙,没时间学习。
偶尔看看书,或者看段视频,也仅仅停留在浅尝则止的阶段,不求甚解。
爹最后研究的是佛学。
研究过儒家、道家文化之后,再研究佛学,爹发现,原来佛学才是最上乘的文化经典。
对此,直到爹去世,我一直不敢苟同。
现在想想,自己又有什么资格谈自己是否认同呢?
如果你连佛学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又怎敢理直气壮地评判它呢?那岂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