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引例:
1)焦虑型人格的特点:
从克莱尔妈妈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特点:
①相较于自己或亲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风险,担心过于频繁或强烈。
②肢体的经常性过度紧张。
③对风险的持续关注:戒备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掌握状况,即便是风险极低的状况(不太可能发生或者不太严重的事件)。
焦虑型人格往往抱着两个信念:一是“世界是个充满危险的地方,总会有灾祸发生。” ,二是“极为谨慎地行事,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变故和以外”。这些信念在本质上是没错的,但是焦虑型人格的信念和非焦虑型人格的信念之别,就在于焦虑的频率和强度。
从克莱尔妈妈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焦虑的人苦于一种对他们“预警系统”过于敏感的调整:焦虑的思维,肢体的紧张和控制的举动(后面说到症状的时候会说到“控制的紧张”),相较于事件发生过于频繁和过于强烈。
另一方面,从杰拉尔的例子可以看出焦虑型人格的好处和弊端。好处:杰拉尔非常尽职尽责,能够预见风险,是个优秀的员工。弊端:他随时保持警惕,这让他痛苦难当,精疲力尽。
2)当焦虑成为一种疾病:
如果杰拉尔的焦虑由于某些原因不减反增,他感到越来越紧张,心里只想着可能发生的灾祸,这让他夜不能寐,无法专注做事。如果他去咨询精神病专家或医生,后者或许会将他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表现为没来由或过度地担心,外加三种症状:
①植物性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控制自动反应的神经系统):心悸、流汗、发热、尿意频繁、喉头发紧......
②肌肉紧张:震惊、(背部、肩膀、下颌)痛性痉挛,往往造成疲劳感;
③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觉探察:感觉被窥伺、极度兴奋、因焦虑无法集中精神、睡眠紊乱、应激性(?)。
↑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疾病,需要接受治疗。最有效的治疗通常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已被证实具有相当的疗效(在书末有所提及),同时我们对患者提出如下建议:
①学会放松,以帮助患者自行控制过度地焦虑反应;
②认知重建:治疗师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焦虑思维。特别是帮助患者重新评估被自己高估了的危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有时需要辅以药物治疗。首先,因为患者痛苦难当,必须尽快得到缓解;其次,就像许多其他的心理疾病一样,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在某些病例中比单独一种疗法更为有效。
那么现在问题就是该选择什么样的药物呢?在治疗焦虑的药物中,医生主要使用两大类药物: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下面会分别列出这两类药物的优缺点。
抗焦虑药物:
1)优点:①起效快;②出现症状时服用;③服用方便;④耐受性好;⑤无危险性;
2)缺点:①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以下风险:嗜睡、记忆力或专注力下降(暂时性)、赖药性;②对严重焦虑只有部分效果。
抗抑郁药物:
1)优点:①根除某些焦虑症最为有效的治疗;②无赖药性风险;③无嗜睡;④可治疗往往伴随焦虑的抑郁;
2)缺点:①起效慢,需几个星期方见全效;②在治疗初期,焦虑症状有时会加重;③有时无效。
药物的选择: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属于医学范畴的决定,需要依据患者对自己症状的描述。实际上,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缓解痛苦),抗焦虑药物几乎总会成为治疗初期的首选药物。而对于某些严重的焦虑症,辅以抗抑郁药物则往往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在随后的治疗中减少抗焦虑药物的剂量(大概是为了防止出现赖药性)。
在向患者建议药物治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诸如 “药物只能治标不治本啊,为什么不让患者接受诸如精神分析之类的心理治疗呢” 的疑问。很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对过度焦虑产生的原因仍然缺乏清晰的了解,这些原因因人而异,以目前对这些原因的了解,如果每次都要说 “根治原因” ,那只能是夸夸其谈了。
3)焦虑是这么来的?
(立个flag:今晚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