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怎么选书,林?读书有哪些好的方法?这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经典书籍来阐述这件事情。
黑塞在《阅读是安静的自我觉醒》写道:读书这件事,必须走爱的道路,而非强迫的道路。不要因为某本书很出名就强迫自己去读它,也不要因为自己不认识或没读过某本名著就感到羞耻,羞耻才是谬误!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感到舒服自然的地方开始阅读,逐渐去理解,去热爱。
深以为然。只有爱上读书这件事才能开启读书的大门。
李小墨在《海绵读书法》中说到: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真正的阅读成果是书对我们的影响和改变,而不是读书的数量这个虚荣的指标。
但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最近在教孩子英语入门,我期待的最好结果就是她能做到自主阅读英语绘本。
从绘本开始带着她读,可是发现效果不好,因为她的单词量太少了,连常用的的单词读起来都很吃力,短语就更不知道为何物了。
所以最开始还是要积累单词量,然后再大量输入,小幅突破舒适区,慢慢前进,脱离了最基础的单词去谈英语学习都是耍流氓。
回到读书这件事情上来,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再去开展精读,主题阅读等等才有可能性。脱离了最基本的阅读量去谈技巧都是刷流氓。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阅读初期,不要区分主题,带着好奇去读各种各样的书,各种学科的书,去啃一啃比较难的硬骨头,不能时刻把看书的舒适感放在第一位,推一推自己,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眼睛看不下去可以用耳朵听,耳朵也听不下去还可以用笔画,画出书中脉络,画出自己的热爱。
等到看书的数量到了一定的程度,个人知识的积累有了一个底盘,就可以在底盘上绘色了:采用主题阅读,带着问题找方法阅读,找到打动你的书来阅读。这时候你的阅读能力就有初级上升到中级了。
目前我处在初级刚结束,刚升到中级的状态,看着文字的你处在哪个层级呢?一起来唠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