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1】太麻烦的事情必须要避开,做起来要开心有趣。(《全世界都想上的课》P027)
【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低段的游戏活动会偏多一点,趣味性更强。这学期孩子升到三年级,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沉得下心来,我减少了趣味性的活动,甚至减少了PPT的使用,带着孩子们去关注文字本身带来的感受,更多时候强调孩子的自学、互学和共学,关注分享中的倾听与回应,主要通过倾听和分享提升自己。孩子们还不太适应听同学讲一大段一大段的话,看起来课堂确实不热闹。不过,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孩子们在回应的过程中,有思维在流动。孩子们能够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其实,关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还可以增加趣味性。
今日听一个只有两年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应聘,半个小时备课,然后到教室实打实上课。内容是二年级的《曹聪称象》。这位老师的亲和力很强,办法也很多。听课过程中,因为有事,我中途耽误了好几次。相当于只听到了一些片段。透过这些片段,也能感受到这位老师的教学功底不错。
片段一:老师板书课题,将“曹”的下半部分标红,领着孩子读课题,拖音就范读,同时正音。
老师的开课我没有听到。我进入教室,学生正在读课题。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将生字的易错部分标红,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提醒。黑板上有分小组打星的评价,看得出孩子们的兴致挺高。说明老师开课时对孩子情绪的调动不错。当学生们出现拖音,老师范读纠正,并强调读准题目里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点评,孩子学习的兴趣很高。
片段二:把生字读给同桌听,读对了,相互点赞,读错了,互相帮助。
半个小时备课,来不及准备其他的教学用具,当然也没有PPT,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素课。利用同桌互学,检查生字的学习,很好地利用了同伴的力量,同时每一个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给学习伙伴做一回小老师,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挺有兴趣。
片段三:老师将本课生字写了一部分,请学生观察,并将同类的生字送到下面的小房子。
几笔画成小房子,就将根据偏旁给生字归类的练习变得有趣起来。复习生字的字形,同时进行比较判断,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活动,融趣味性和扎实性于一体。
片段四:指导读“大象到底有多重呢?”采用角色扮演法,“你们来演一演那些议论的大臣,读一读这句话。”
让学生想象场景,角色体验,反复练习,读出疑问句的语气。朗读有目的,有层次,有趣味。小孩最喜欢的就是角色扮演,加上老师的肯定性评价,学习起来就更带劲了。
半个小时,课堂节奏不疾不徐,随时关注到孩子的状态并进行及时的调控。一个两年的老师,能将课堂做到如此细致又扎实,可见其学习力之强大。
课后的交流,她谈到了自己的课堂观,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其次是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在低段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到其他的问题,这位老师都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显示出她对教育确实有自己的很多思考。
好的课堂背后是一个人思考力的表现。有趣的课堂,首先是老师的意识,其次是有精心设计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要有现场调控的本领。活而不乱,才是趣味课堂的高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