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播客都收录在往期回顾里边, 可以直接看往期回顾看体验会更好~
✨往期播客笔记回顾传送门
1. 「成功学的本质」
成功学某种意义上是提供情绪价值的“娱乐产品”,其逻辑多为事后总结,你成功了你说什么都对.
案例分析:过去大家对成功有一种盲目的期待感觉自己也可以成功. 以“电梯上升”为案例,(一个人在吊单杠,一个人在蹲起,一个人站着抽烟。每个人都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电梯在上升, 而不是电梯本身自己就是在上升),很多时候不是个体的力量而是外部环境(时代红利)造成的结果, 个人力量是很渺小的, 你要干顺应时代, 赚顺应潮流/趋势的钱.
流行理论(如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本质是旧概念的重新包装, 新瓶装旧酒(如“透过现象看本质”),易被过度神话。(其实前人早就说过了, 但是你听不进去,孔子早就曰过了,没用,就得我再给你曰一遍,你就听进去了。听到这里的时候笑出了声音)
第一性原理: 源自哲学,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指从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真理或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构建认知的方法。
成功学书籍常利用情绪煽动,尤其翻译书为迎合市场常篡改书名,沦为营销工具。
总结: 一个事儿办成的要素: 本分+修慢+ 诚信. 慢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快.
2. 「管理学与成功学的区分」
管理学有实际价值,而成功学多浮于表面, 提供情绪价值, 给你一针鸡血让你嗨,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一套逻辑就能成功, 西装遗传就是成功企业家的幻象.
管理学聚焦具体实践(如组织效率、资源分配),而成功学大部分依赖“奇迹叙事”。
商学院趣事:学员目的分化, 各怀鬼胎(融资、社交、骗局),课程深浅不一, 难以真正教授“创业”. (有的人这身家5亿,看着这个身家50亿的腿软了,没想到这身家50亿的欠外面欠600个亿)
3. 「投资哲学:长期主义 vs 短期投机」
核心观点:投资应基于长期价值,而非追求短期暴利投机。炒股要用闲钱.
段永平: 你如果把茅台股票卖了,还有一个风险,你会忍不住想买别的。(很认同, 一旦你账户有钱,你总怕踏空错过牛市, 你会忍不住操作调仓. 不要经常频繁的调仓, 调仓就像 一个人天天站在十字路口, 想着选哪个, 不要老考验自己, 你没事别给自己那么多选择,选择多了容易焦虑. )
股票投资: 把股票当成一个我与金钱的关系,赚了就是认知/运气的变现, 亏了就承受因为自己的欲望控制不好和能力不匹配,还要瞎操作时候带来的这些惩罚。股票投资本质是参与这个世界, 理解世界运行规律,而非投机.
股市段子/真金白银的幽默案例:
兄弟们终于攒了点钱准备投资A股了,请问哪些公司是适合长期持有的?回复说兄弟放心买,买哪个你都会长期持有的。
比如前段时间号称有牛市,然后突然一天跌,他一看整个他的持仓又全都变全都是亏了,说这才对,这才是我熟悉的股市,这回踏实了,就不用天天看盘了。
牛市的时候说只有新股民还在想赚多少离场,老股民都在想什么时候跌下来好安心再买一点。(哈哈哈太真实了)
4. 「播客内容创作」
核心观点:优质内容需兼具信息量、情绪与观点,拒绝碎片化。
播客创作要素: 信息量+情绪+ 观点 (如畅销书:一个故事,一个理论,一个观点外加情绪+互动 )
天真: 做播客的过程一方面是对自己有滋养, 另一方面可能他人也会被滋养,所以我觉得这事就很划算了。我自己享受过程,结果又对人有利。
纪录片与长内容的价值:提供深度认知(如商业史、悬疑案件),对抗短视频浮躁。
5. 推荐书籍📚
朱德庸《绝对小孩》
《无条件养育》
《少年心智杂志》
金句摘抄:
作为平台永远是个平衡。过度商业化用户肯定不舒适,但你没有商业化平台活不下去。
所谓的道理,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启发,你就那一刻觉得你有获得感, 醍醐灌顶.
我跟你说了一个手机,你听成了杯子,最后瓶盖帮到了你. (我教你做手机, 你听成了怎么做瓶子, 最后作出了瓶盖, 然后瓶盖买的还挺好).
学习主要还是看成本, 时间+金钱成本. 千万别觉得有灵丹妙药, 也别觉得有武林秘籍. 人人都想要灵丹妙药, 武林秘籍, 但越想要, 急功近利越容易遇到骗子. 你耐心点儿,反而还能遇上点好的,起效慢的药也是有的。
岁末年终, 外面热闹的时候, 很适合想事情, 做个回顾.
碎碎念: 之前就很期待天真和李诞出一期的, 结果居然猝不及防的出来了. 蛮喜欢这一期的, 尤其喜欢后半段的聊天, 股市段子又好笑又真实. 很推荐这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