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着”与“说不着”

读完刘震云写的《一句顶一万句》,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句话是:“说得着”与“说不着”。书中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志趣相投,性格相合者就“说得着”;志趣不同,利益相悖者就“说不着”。“说得着”与“说不着”大体发生在三类人物关系中。

先说朋友之间。如果两个人说得着,无关性别,也无关年龄大小,他们总会相互吸引,敞开心扉,有说不完的话,彼此心情愉悦。

但也有时候,一方把另一方当成朋友,当成知己,可另一方并不这么认为。比如此书开头介绍的老杨和老马,老杨把老马当朋友,可是老马却没有把老杨当朋友。老杨找老马的时候,兴致勃勃,谈天说地,所有的事不吐不快。而老马却把和老杨的聊天当成是一种负担,总想着把他赶快打发走。

再说夫妻之间。有的夫妻,一辈子说得着。就是这样,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有的夫妻打打闹闹一辈子,天天斗嘴磨牙,也从不厌烦。而有的夫妻和和睦睦一辈子,相敬如宾,你侬我侬,夫唱妇随,这似乎是最令人羡慕的夫妻关系。无论怎么样,他们都“说得着”。

还有的夫妻刚开始的时候说得着,慢慢就变得说不着了。这似乎是最为常见的现象,热恋的时候,如胶似漆,密不可分,促夜长谈。待时间久了,彼此熟悉到再无可探索的东西后,慢慢就无话可说了。所谓的七年之痒,大概就是“说不着”了的副产品之一吧。而“说不着”了的终极结果是分开,各自重建生活。

还有父母同孩子之间的“说得着”与“说不着”,这跟是不是亲生的无关。“说得着”的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或母慈子孝,或亦师亦友,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说不着”的家庭却天天鸡飞狗跳,不是父母吼孩子,就是孩子吼父母,天天战事不断。或者彼此不搭腔,各行其事,家如冰窖一般。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吴香香与自己的女儿巧玲虽是母女,却说不着,她与邻居老高私奔时,把巧玲留给了杨摩西,也就是被改名的杨百顺。杨摩西不是巧玲的亲爹,却与巧玲“说得着”,巧玲总是黏着他,喜欢和他说话。当杨摩西和吴香香吵架赌气离开后,寻找他,把他拽回家的是巧玲。杨摩西不小心把巧玲弄丢后,苦寻了很久,至死还惦念着巧玲。而巧玲也在心中一直思念着杨摩西。

俗话说“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家人之间能“说得着”是一种幸福,能让彼此身心愉悦。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比如,《一句顶一万句》中的牛建国和庞丽娜是夫妻,却“说不着”。牛建国为了改善夫妻关系,主动承担家务,想着法子讨好庞丽娜,却还是阻挡不了庞丽娜一次又一次地背叛。

而他与章楚红“说得着”,尽管章楚红是自己朋友的妻子,他还是没忍住与她发生了关系。事后,他由于自责和害怕逃离了,但心中对章楚红一直念念不忘。小说的结尾处,当牛建国听说章楚红已离婚去往北京后,决定打着寻找妻子庞丽娜的名义去寻找章楚红。

很多时候,变化未必是坏事,改善不了的不如改变。“说不着”还要在一起,是一种心灵上的相互折磨。庞丽娜与别人私奔后,牛建国并没有感到痛苦,因为他本来就与庞丽娜“说不着”,他和女儿,还有姐姐和姐夫一起生活得很平静。即使别人劝说他应该去寻找妻子庞丽娜,他也是假义寻找,就如当年的杨摩西假义寻找吴香香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句顶一万句》,读完这本书,最深的感触是,老段对中风了的老杨说的那句话:经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了个朋友吗?想来,这...
    小柠檬狂吃柚子阅读 3,680评论 0 0
  • 1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籍作家刘震云呕心沥血历时三年的一部力作,也是他迄今最成熟大气的作品之一,被称为中国版的《...
    御风者阅读 3,025评论 0 1
  • 有一对年青夫妇过春节回来闹到几乎要离婚的地步。 男:连去带回刨了路上两天,在我家拢共待了一天两夜,我妈端吃端喝地伺...
    米垛阅读 5,105评论 19 54
  • 用两周时间读完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是一部小说,以作者的家长延津为轴,上部出延津记,下部回延津记。出延...
    Nicole93阅读 3,741评论 0 1
  • 每个人的磁场都不同,有的人第一次见面就能说得着,有的人就算是血脉相连,再怎么亲近也说不着。 这“说得着”与“说不着...
    离曦问路阅读 4,67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