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好忙,那么多的节日和纪念日:
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三月十二日,植树节;三月十五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这些是我们熟知的,另外还有:
三月三日,全国爱耳日;三月九日,保护母亲河日;三月十四日,国际警察日;三月十七日,国际航海日;三月二十一日,世界森林日、世界儿歌日、国际消除种歧视日、世界睡眠日;三月二十二日,世界水日;三月二十三,世界气象日
……
三月很忙。
其实留心一下,会发现每个月都很忙。
记得那年带六个班时曾感慨:自己就是一棵树,每日扎根在教室,与树不同的只是偶尔会从一间教室飘摇到另一间教室。
而今,带的班少了,收入少了,事似乎也没少多少。带班少,和自己有关,也和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有关,更和校区的管理有关。
从时代背景来说,教培行业越来越多,加之网课的流行,对线下的教学冲击太大,我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
和自己有关,主要是有些事和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有失落感,失望的次数多了,心里便有了疲惫感,已经很难一如既往的对工作再投入太多热情,加之今年急于想解决孩子的事,没有太多精力再放在工作上了。
另外校区来说,管理的松散和格局,也是学校一再缩水的主要原因。学校缩水了,老师的教学,收入自然也得缩水了。
尽管如此,每天依然是备课、上课、听课、准备作业,批阅作业什么的……忙碌似乎就是生活的常态。可是,忙碌的生活,如果再撞上一些“不美好”,心情便会跟着阴天了。
本学期开始,毕业班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学生整体水平较低,教育意识不高,也是本学期工作一再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要说就自身工作而言,经验用心都要高于去年,但落地却很令人失望。
就拿周末作业来说,尽管再三提醒带齐作业,可上课时仍发现有小迷糊作业未带,已连着两周上课不带作业,或者一查作业就装糊涂的现象很明显。作为一个老师,学生不交作业,心里的失落和生气是不言而喻的。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同学们量身准备的习题,却在学生和家长眼里视为无物,心里还是有点不好受的。
尽管如此,备课,作业的准备还是从不敢马虎,都是尽心尽力的去做。最近甚至怀疑自己太较真的性格是不是导致了有些不愿意写作业同学和不负责任家长的不满。毕竟干教培这么多年来,对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小心思还是有所了解的。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愿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心思,浪费时间。所以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教育其实不只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事,而是全民的,社会性的。
班级群里发布的任务通知,总是有那么几个家人不管不问,直接略过,需要你再三提醒。
……
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儿,可能就是影响好心情的罪魁祸首吧。
可是,生活不易,我又怎能去苛责家长呢!
像那些一个人带几个小孩儿的、那些每天晚上九点多才能下班的、那些上了流水线就不能再看手机的大从们,他们也确实做不到时时在线啊!
所以也就有了那些作业丢三落四的、那些自己还是孩子却还要每天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那些作业写得乱七八糟支差应付的、那些谎话连篇却只是渴求家人关注的孩子们。
有些小朋友,真的是常常让人又气又恼又心疼。
余秋雨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天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山谷。
问山谷主人:“你喜欢哪一种花?”
主人说:我喜欢每一朵花。
再问:难道不能精选出一种吗?
主人说:选了一种,就没有了春天。
是啊,正是这些优秀的、调皮的、懒惰的形形色色的小朋友们,才形成了这春天的“百花园”啊,如果只选一种,那就没有了春天,多么清醒而哲理!
继昨日的晴好之后,天气预报说今天气温会断崖式下降。还好,早晨只是有雾,下午,竟有了太阳。
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
比如布置几个孩子上交作业,汉玉小哲总会吵着要我给他们加作业;
还比如那个数学永远考十几分的同学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校区的;
也比如浩然的家长上班间隙也会跑来校区续费;
还比如晚辅时总有那么几个人忙前忙后的帮我查作业,搞卫生啥的;
……
还有五年级本学期的形势还是蛮喜人的,不正是对之前工作的肯定吗?
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别抱怨、更不要放弃,所以你要内心温柔,安静努力!
不可能天天都是好日子,有了不顺心的日子,好日子才会闪闪发亮。
所以,也记下一些不美好,期待明天又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好日子。
懂得与自己相处的人,知道如何保持与他人的距离分寸,你不喜欢别人打扰你的小天地,你自然也不会去打扰别人的安静。
寻得一方安静,已是不易,守住更需要勇气。
安静的人,从来不以外在的声势压例对方。反而内心有股专注的力量,让人心生敬佩。
先去做你应该做的事,再去做你喜欢的事。前半句让你有饭吃,后半句让你有念想。
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每一天都在努力。就为配得上余生的灿烂和更好的我。我愿意永远保持生命的热情和艺术的创造力。愿意明天永远和今天不一样。2021年于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有很多重新的选择,比如更绽放,比如更优秀,比如放下,比如更加步履不停。
人的衰老不是以年龄划分的,而是以心灵地貌划分的。有些人30岁灵魂已经老了,有些人50岁还那么朝气蓬勃,只要灵魂质地年轻,一直向前走,人生什么时候都是刚刚开始。保持好自己的脾气和妆容,不必刻意精致,咄咄逼人,但要得体大方,温慈良善。并多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也可琴棋书画诗酒花,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琐碎中伴着细心,让每日烟火都不被辜负。
三月好忙,而我也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