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网友说自己小时候想吃棒棒糖,不敢跟父母说,鼓起勇气说出来之后却被父母嫌弃,还说添加剂太多。看到别的孩子向父母撒娇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自己每次想到父母嫌弃的眼神就会发慌,甚至每次想到棒棒糖就想起父母嫌弃的眼神。
后来上学后和同学朋友相处愉快,有说有笑,可是只要父母在身边就变得内向、不敢说话、不和人打招呼,她还因此被母亲揍过,骂自己是个哑巴,连问爷爷好都不敢说。母亲越是逼迫,她越是紧张,越紧张就越不敢开口。于是全村人都以为她是个不会说话的傻子,遭到全村孩子的嫌弃和嘲笑。她不敢反抗,只是总会想起母亲嫌弃的眼神。
再大点,她就不敢跟母亲说自己喜欢的衣服,虽然有自己的审美,但是不敢表达,害怕自己选的衣服被嘲笑。上了大学也不敢打扮自己,不敢尝试新风格。谈恋爱了不敢告诉父母,鼓起勇气向父母隐晦地提起,父母却说她没有是非判断标准,还说男友不好,是个混混。男友因为觉得不够爱他而分手。
其实她不是不爱,而是不敢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小时候不敢说出口的棒棒糖和那句“爷爷好”。
严重的心理问题,让她听到舍友大大方方地问父母要自己喜欢的衣服、谈自己和男友的旅行时,心里就特别别扭。虽然父母很爱她,可是整整二十年,她一直处在“不敢表达→父母失望→父母觉得我差劲→批评我→不敢表达”的恶性循环之中。
看到网友的描述,我就像看到了我自己。真的太理解这位网友了!
看了众多心理学书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我们太在意父母的评价的缘故。我们的内心住着一个审判官,一个以父母的标准来对我们进行审判的审判官。
低自尊的孩子往往有一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
《她世界》里指出,一个人缺乏自尊时,不仅害怕要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还害怕陌生的事物。
不仅如此,低自尊会让我们时刻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甚至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请求、不懂得设限、畏畏缩缩、低声下气、态度悲观、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设性意见、不愿承认失误、以被动攻击来回应等。
自尊的高低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对自身的情感与认知的主观看法,会随着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而改变。
书里指出,影响自尊的因素有4个:他人的反应、与他人的比较、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我们对社会角色的认同和在群体中的归属感。
自尊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除了上述四个因素可对自尊造成影响外,家庭对自尊的影响更大。
个体在与父母的无数次互动中塑造出“自我”,在父母的有条件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个体以同样的目光和标准看待自身。
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习惯对孩子横加指责和批评,给孩子贴负面标签,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失去内在驱动力,为了自我保护而不愿意做决定、不愿意表态。
久而久之,孩子便学会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去想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拖延和犹豫不决成为他们的心理机制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都在重构人生与自我及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声音在童年时被压制,那么做出自主决定将变得格外困难。——《她世界》,伊丽莎白·卡多赫,安娜·德·蒙塔尔洛
父母塑造了孩子的“自我”
我们的至亲之人说的话分量甚重,他们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定义,进而影响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做选择的方式。——《她世界》,伊丽莎白·卡多赫,安娜·德·蒙塔尔洛
罗杰斯指出,每个人早期的“自我”受童年经历和我们对这些经历的阐释所影响。而对这些经历的阐释往往受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所影响。
我们会全盘接受来自父母的议论、判断和评估,并将这些信息内化,从而学会取悦他们。罗杰斯将这些称为“价值条件”
正是因为这些“价值条件”,我们爱父母所爱,憎父母所憎,提倡父母所提倡,鼓励父母所鼓励。我们全盘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并用父母的眼光和评判标准去看待和解读这个世界,并将这些内化成为我们的“自我”。
因为父母不喜欢你吃糖,所以你在有意无意地克制自己吃糖,以讨好他们。
孩子会将父母的评价标准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在缺少父母关注和共情的家庭里,孩子缺乏安全感 。与父母明显的情感距离和不稳定的相处状态,父母的误解或排斥不仅让他们焦虑不安,还进一步降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并因此而变得不自信。
《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里提到,当父母对孩子的有条件关注具有吹毛求疵的倾向,并带有强烈的规训意味时,父母的严厉批评、有条件的爱,以及在兄弟姐妹之间的侮辱性攀比,会让孩子成为冒充者综合征患者。
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会内化出一套自我批评系统,内心承载的各种偏见使他们无法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自我,更难以善待自己。
孩子为了维护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而逐渐把自己包裹起来,摒弃对自己的自我解读和内在运作模式。
《未竟的依恋》里提到,这种防御性操作的影响非常广泛。它让人感受到痛苦的同时,心理也在“扭曲”的平面上建立自己,限制自己的发展和自发倾向。
孩子会将父母强加给自己的规则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同时可能出现较大的认知扭曲,并选择性失忆,好奇心被抑制。
父母也有和你同样的遭遇
早期曾被自己的依恋对象鄙视、憎恨、攻击的经历会让成年人产生一种倾向——避免承认关系中对方的这类情绪。——《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你想吃糖却被父母嫌弃,其实这是他们年幼时想吃糖被自己的父母嫌弃和拒绝的重现。 这是由他们早期未解决的心理创伤导致的。
他们小时候的类似情绪和需求没有被父母看见和关心,反而被父母鄙视、憎恨,或者攻击。这种经历会让他们长大后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拒绝接受孩子的这类情绪。
父母的这种不接纳的态度让孩子放弃承认来自父母的厌恶和轻视。这等同于放弃了心智化,并认为心理状态是可怕的,窥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对其进行心智化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当双方关系紧张的时候,父母并不愿意思考孩子的心理状态。
你的父母曾经让你选衣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也曾希望自己能够被父母如此尊重和爱。但是事实上并未如愿。
改变从接纳自我开始
罗杰斯在谈到“自我”的概念时说道:“除非我们接纳自己的原貌,否则我们将无法改变、也无法脱离现状。”
1.尝试与妈妈分离
当你不再完全认同妈妈,并意识到妈妈也会犯错,会无所适从,会力不从心时,就是自己反叛的时候,是一种与妈妈必然的分离。
2.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这个世界上最滑稽的事情就是人们因为害怕别人的看法,所以阻止和限制自己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金.凯瑞
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他人的看法,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的看法。
自我怀疑和近乎苛刻的自我评价正是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其实我们可以用更宽容、更轻松、更温柔的眼光看待自己。
3.厘清对妈妈的愧疚,厘清人际关系冲突中的责任
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妈妈的事,划定边界,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就不必自责。妈妈的不满只是不能接受彼此的差异。
4.建立深度人际关系的关键是真诚
建立深度人际关系根本没有捷径,也没什么诀窍,要点在于真诚,在于互动时向对方展现真实的自己。——胡慎之,《在人际关系中成长》
作者指出,了解自己,感受自己,与自己建立连接,不期待对方帮助自己脱离苦海,更不要期待改变对方来满足自己,这样才不会有挫败感,才能建立愉快而深度的人际关系。
5.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即使犯了错误也要保持探索的决心和热情。
人与人的差异在于价值观的不同,不在于好坏对错,不必怀疑自己的价值观。尝试和与自己发生冲突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6.以契合自身价值观的方式生活
接纳与承诺疗法认为,当一个人能够以契合自身价值观的方式生活,她就能够与自身的深层能量结合。与个人价值观结合能够增强自信。
该疗法提倡利用自己的意识,接受自我情绪,远离令人困扰的想法,按照自己选择的人生价值观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