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军在北京首钢冰球馆举行的2024 年度演讲《勇气》完美结束啦,那场面,简直火爆,无数人的朋友圈都被它刷屏了。
您说,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人咋就这么有魅力呢?
其实答案挺简单,就是不甘平庸,一直为梦想努力奋斗呗。他呀,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乐观和自信的劲儿。
他这场演讲,满分的文案,一个多小时的创业演讲,现场加上线上看这个视频的人次,估计得用亿来计算。
咱就假设,要是有一万人因为这个演讲买了小米SU7,业绩就能达到 20 亿呢。
您可得注意,这是创业演讲,不是SU7 的产品发布会。心中有剑,手中无剑,把营销做到无形之中,雷布斯这营销手段,真不愧是神级的,必须给他狠狠点个赞!
这也又一次提醒咱们,在这个年代,IP、粉丝、演讲、自媒体啥的,太重要啦!
我经常能看到有人问:写的文章或者拍的视频没啥流量,粉丝也不多,还要不要继续?要啊,当然要!这是您持续打造IP 的过程,粉丝也是在这当中慢慢积累的,您的文案和演讲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雷军每次出场,都像是一场魅力秀。
他的演讲,可不是单纯的言辞拼凑,那是能触动心灵的。
一个多小时的分享,全程无尿点,好几次都触动、感动、点燃了我的心。
他的每个观点、每个故事,感觉都在讲述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三年前,雷军耗资百亿美金下场造车的决定,可以说是封神之举。
就像比亚迪的王传福说的:听说雷军要造车,还真为他捏把汗。
苹果公司造车十年都没个结果,最后还放弃了。
要是造车失败,雷军那可是名利都没了;要是不造车,他早就名利双收啦。
您要是设身处地想想,估计好多人都不敢去冒这个险。
但雷军就是雷军,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造车的洪流中。
面对手机业务的不确定性,想到小米3万7千名员工的未来,雷军觉得现在不是考虑自己得失的时间,而是要考虑小米公司将往何处去。
雷军他深知,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冒险,而是一场对小米未来的豪赌。
但他更明白,只有紧跟趋势,才能赢得未来。
当智能电动汽车成了大趋势,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结合的时候,他坚信,小米必须得参与进来。
雷军以前说过:“站在风口上的猪,也会飞上天。”这句话就体现了他的核心价值观——紧跟趋势。
雷军在演讲里这么说:“创业这么苦,我还要从头再干一次吗?万一输了,我这辈子就要灰溜溜的收场吗?我还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杀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吗?”
然后他回答:“如果这件事必须干,如果大家觉得我最适合,我愿意挺身而出。”
他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听众。大家都被雷军的勇气、责任、担当和格局感染了,演讲屏幕上全是充满真诚称赞的弹幕。
撒贝宁不是说过嘛:“比你优秀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咱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敢冒险、敢挑战自己的。
马斯克在特斯拉刚开始的时候,在工厂住了三年,就睡在沙发和办公桌下面的地板上。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好激励员工拼命干。
在搞特斯拉这个项目之前,马斯克早就成功了,是个亿万富翁。
可再看看我和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有点成绩就满足了,不再努力拼搏。
有话说得好:“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万物有周期,在上行的周期懈怠,不努力多挣点,后面就得后悔。
忘了是谁说的:“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雷军对自己就够狠的。50 多岁的人了,选了一个自己几乎完全不懂的造车行业。
他知道这是场硬仗,但他更清楚,只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才能走得更远。
“No excuses(没有借口)。”这是美国西点军校 200 年来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为了缩小和造车团队高手的信息差距,雷军在很短的时间里,读了好多世界造车大神的传记,看了很多赛车的片子,试开了170 多辆各种各样的车。每开一辆,他就去论坛找相关帖子,还考了赛车手的执照。
这些小事都在告诉咱们,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是咋做事的,一个极客是咋诞生的。
真得感谢雷布斯,还有所有像雷布斯这样的创业者,你们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在你们这么耀眼的成就面前,咱们普通人也得行动起来,努力向前冲。
最后,用雷军演讲结尾的那段话来收尾: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依然坚定不移。愿咱们都能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披荆斩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