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个人情况吧,给大家一个参考。
本人非英专外院学生,英语六级562,大三上参加的2019年11月份catti三笔考试,也是第一次实施机考。备考用了2个月左右,期间还一同备考了高中英语教资。
当初报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下翻译这件事并用考证这种方式督促自己学习英语。结果惊险飘过(综合70,实务60)。分数虽然不高,零基础小白第一次考,个人已经很满足啦。
这篇经验贴主要是客观地分享一下自己整个备考过程,最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丢丢建议。
①所用资料:
书和字典: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汉英大字典,牛津字典(据说陆谷孙更好,嫌贵没买)
视频: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的配套基础视频,冲刺课视频
题目:《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的课后习题,2010年后的实务真题,近两年的综合真题
App:欧陆词典(查词+背单词),China daily
②实务准备过程:
9月:零基础入门,所以基础一定要打牢。
九月份我都在研磨《十二天》这本书。每天一章节,3小时左右,主要是看书看视频+做课后习题。
我一般是先把书上知识过一遍,然后看配套视频,再把视频里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写到书上。
每学完一章,就做《十二天》的课后习题巩固知识,再对答案批改。
重点来了!做完的课后习题千万不要丢掉,根据武哥建议,要把书中例句,做过的习题多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最好背一背。翻译技巧都是相通的,你记住这个句子,下次看到类似的就知道怎么翻译了。
10月:《十二天》的基础学习过后,就直接开始刷真题。
我是从10年的真题开始做(零几年的真题真的太难了),一天限时做一篇英译汉或者汉译英(英译汉2h,汉译英1h),做完自己批改。
重点来了!做完的真题不要丢掉,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常常朗读这些真题,一边读一边回忆怎么翻译的,无形之中还可以加强英语语感。我几乎每天都会把所以做过的真题,包括之前的《十二天》的练习朗读一遍,我觉得这也是我能考过的关键步骤!
11月:这个月我其实没太准备好,考完教资匆匆忙忙地开始继续练实务。因为时间紧迫,我紧紧抱住武哥的大腿,每天做武哥冲刺班的材料,做完再看讲解。一边复习翻译知识,一边努力找回翻译感觉。同样的,一直到考前,每天我都会朗读所有做过的练习。
③综合准备过程:
因为我英语底子不差,所以我没有专门针对综合做计划,主要就是背背单词,做做真题。
9月,10月:背单词,主要是背《十二天》和实务真题中出现的生词。
11月:考前一周刷了几套综合的卷子
④补充:
关于背单词:
我是一个超级超级讨厌背单词的人,照着单词书一页一页背,或者在背单词app中背四六级,专四专八词汇那种,我实在受不了。总是背了忘,忘了背,效率太低。
所以我就自创了一套背单词体系,
我把每天在翻译练习中,英语新闻中遇到的生词都放到欧陆词典的我的生词本中,然后就用欧陆词典自带的背单词功能来背。
比起完全没见过的生词,每天背昨天见到过的词自然会更容易一些,背单词也就没那么痛苦了。
这一点推荐给同样讨厌背单词的朋友。
关于练实务:
因为我翻译速度着实慢,加上要备考教资,所以我每天就只做一篇英译汉或汉译英。但是如果大家时间充裕,一定每天两个都练,保持手感。
重点!因为是机考,我做练习都直接用电脑做的,不会不方便,善用word分屏功能!敲键盘比每天在本子上涂涂改改方便多了,而且我是一个非常纠结选词的人,所以如果手写的话,文章看起就很“错综复杂”。
非常方便的分屏功能展示
编辑切换为居中
点击拆分窗口
编辑切换为居中
上窗口题目,下窗口打译文
关于考试:
综合一般上午考,实务下午考,综合不可以带字典,实务可以带。
具体各省份信息,报名流程等,大家可以关注一个叫“CATTI考试资料与资讯”的博主,或者直接在官网上搜就行。
考试当天就调整好心态,带上行李箱,装上两厚词典,在电脑面前疯狂码字就好。
写在最后的话:
新手上路,确实困难。对于完全没有任何翻译基础的小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怕,慢慢来。慢就是快,基础一定要打牢。
我一开始做英译汉的时候,每天看着我的全是红色标注的译文,再看看“行云流水”的参考译文和我的“不是人话”的译文,内心一度非常疲惫。
但没关系!坚持就是胜利。慢慢练着练着,感觉就来了,翻译能力就是靠大量练习积累起来的。
还有,
要相信金钱的力量,在英语教资和三笔的双重压迫下,我能坚持下去大部分原因是——舍不得我的报名费(来自贫穷女孩的哭泣)
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或私信我~
最后祝大家三笔都一次过!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