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坐上龙椅后,有次在洛阳南宫举行酒宴。
刘邦问群臣:“我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什么?”高起,王陵回答道:“陛下派人攻城略地,随后就把夺取的土地分封给他们,与大家同享利益。而项羽却不是这样,他对有功的人妒忌,对贤能的人猜疑,打了胜战却不给人记功,夺了土地却不给人利益,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于道,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我能任用,这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谋士范增而不能用,这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群臣心悦诚服。
这段史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洛阳南宫对话。
许多人读到这段历史,都为刘邦的胸襟所折服,认为这段史料主要的意图是为了说明刘邦知人善任所以夺得天下。
这段史料的确能够说明刘邦知人善任,但我们如果深入细想,就会对这段史料的主要意图又有所怀疑。如果史家的主要意图是为了说明刘邦的知人善任,为何要通过刘邦自己之口说出来?
这不合常理。通常情况下,史家要称赞某个人,要么通过他人之口,要么通过史家直接点评,而不会让受称赞者“黄婆卖瓜”自己来夸自己。所以,史家留下这段史料,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会无缘无故,总会有前因后果。我们想弄清史家留下史料的主要意图,就要考虑发生洛阳南宫对话的背景是什么?即为何会发生洛阳南宫对话这事?
从史料上看,洛阳南宫对话发生在刘邦刚刚打败项羽不久,当时天下初定,君臣把刘邦抬到了皇帝的宝座上。刘邦坐上了龙椅,按理说接下来是到了该论功行赏分封诸侯的时候了。但令人奇怪的是,论功行赏分封诸侯的事没有发生,却先发生了洛阳南宫对话。
(有人说,洛阳南宫对话是刘邦在总结得天下的经验。表面上看,刘邦好像是在总结经验,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洛阳南宫对话内容,就会发现洛阳南宫对话并非总结经验那么简单。)
首先,刘邦问,我为什么能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这个问题本身没有问题,是总结经验式的问话。问题是接下来高起、王陵的回答。高起,王陵回答道:“陛下派人攻城略地,随后就把夺取的土地分封给他们,与大家同享利益。而项羽却不是这样,他对有功的人妒忌,对贤能的人猜疑,打了胜战却不给人记功,夺了土地却不给人利益,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起、王陵的回答之所以有问题,就在于一个“派”字。高起、王陵是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而不是陛下“亲自”攻城略地。其言外之意是,刘邦你的天下是我们这些臣子帮你打下来的,而不是你刘邦自己打下来的。你不过是把我们夺取的土地又分封给我们,与我们共享利益而已。所以,若论夺取天下的功劳,我们这些臣子的功劳比你大。
高起、王陵的意思,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在当时,大多数的臣子可能都认为,刘邦之所以夺得天下,是臣子们的功劳。这或许正是刘邦坐上龙椅后而迟迟没有马上论功行赏的顾虑所在。
得天下后要“论功行赏”,这是必然的事情。问题在于“论功”。如何论功?到底是刘邦的功劳大还是群臣的功劳大?
如果功劳大的是龙椅之下这些大大小小的臣子,那么,坐在龙椅之上的刘邦还能心安理得吗?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群臣的功劳岂能比皇帝还大?!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在刘邦得天下的过程中功劳的确很大,但如果刘邦承认张良萧何韩信等臣子的功劳比刘邦自己还大,这天下还怎么治理?屁股下的龙椅还能坐的安稳吗?
所以,刘邦必须把夺取天下的最大功劳归于自己。然而诚如刘邦自己所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子房;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于道,他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事实上,在谋划军事等方面的能力,刘邦不仅不如张良韩信,就是像陈平英布等人,也可以把他甩出十八条街。显而易见,在具体事功上,刘邦无法把最大功劳名头据为己有。那么,他只能另辟蹊径。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句话,刘邦说:“三人皆人杰,我能任用,这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原因。”什么意思?张良萧何韩信的功劳是很大,但如果不是老子善于任用他们,给他们施展的机会,他们能有现在的功劳?所以说,论功劳,还是老子的功劳最大!最后君臣心悦诚服,说明刘邦赢得了这场争论。
由此可以推断,洛阳南宫对话是刘邦借助总结经验的机会,与群臣进行了一场关于在夺取天下中谁的功劳最大(实质上是关于刘邦屁股下的龙椅是否合法)的争论。刘邦在理顺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后,这才开始着手论功行赏的事情。而史家留下这段史料,其真实的意图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