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实践性总结使目标个人化。当你无法避免地需要指派任务时,试着给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达标方式的选择。拥有个人选择的感受很能带给人动力。另外,参与选择能使人更加了解目标背后的道理——为什么这个目标值得追求,给别人这个机会能使他们更加投入,也增强了认同感。公众承诺。当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时,你可以让他人立下契约。让人公开为目标做出承诺能增强他们的动力——没人喜欢违背诺言。不过请记住,这种方式只在契约有效期内生效。一旦逾期,动力便会随之削弱,除非目标已经被“内化”。运用适当的触发因素。我们追求的很多目标都是在潜意识中被触发的——我们甚至没有察觉到自己正在为之努力。你几乎可以用任何事物来触发别人潜意识中的目标(就连一个字、一个物件都可以),只要对方能把事物与目标联系起来。理念框定。仔细为一个情景设定框架能重塑人们对它的认知,影响人们采纳的目标。当我们面临进步的机会时会采取“进步”型目标;当我们被与他人比较时会采取“表现”型目标。收获的机会能激发“进取”目标;失败的危险会激发“防御”目标。框定出任务的性质能使他人自然而然地采纳合适的目标。让目标蔓延。目标是感染力极强的。每当我们看到别人追逐某个目标时都会得到强大的暗示,在潜意识中被触发同样的目标。你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个现象,用合适的榜样(包括你自己!)使目标蔓延——只要你设定的榜样对别人来讲也是正面形象。
第八章:
实践性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在下一章中讲解。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本章中的几点要素。行动最重要。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知道达标需要做什么,但就是无法付诸行动。聚焦于行动是成功的要素。抓住当下。我们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追寻着很多目标,所以时常错过行动机会。有的机会就是被我们忽视了——这没什么好惊奇的。若想达到目标,你需要在机会溜走前抓住它。知道做什么。当我们抓住了时机时,你要清楚地知道如何运用时机。你若不能敏捷地行动便有可能浪费机会。拿起盾牌。目标需要我们的保卫。干扰、诱惑以及相互矛盾的目标都会偷走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削弱你的动力。了解现状。若想成功你需要认真地监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进度如何便无法对行为或策略加以调整。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