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过“看不下去”的人或者事情,有时还会忍不住批评两句。只要我们不做键盘侠,恶意散播暴戾之气,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会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会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和谐。
见贤思齐,人要先学会向内看,只有向内看才能看到自己忽略的方面,也能看到自己可以提升的空间。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但是我们和自己比就会心态平和很多,具备经常和自己比的思维,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潜能,这种激发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旦发现就会持续下去。如果和别人比,达到了预期后,往往容易停止,而昨天的自己,今天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了和自己比的思维,我们就会呈螺旋上升趋势,和自己比不是只看当年的勇,而是要更进一步,有了自我觉察,就会随时调整,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样也是先看自己,而不是用挑剔的眼神看别人,尤其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不会是心中沾沾自喜,而是不断提醒自己。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因为他们一直在用优秀的思维方式,习惯了优秀的做事风格,这些都不是和别人比才具备的,唯有看到自己,有了自我觉察,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唯有自知,才会自明。
转变思维模式,由向外看转变为更多的向内看,人也会变柔和很多,先贤每日三省自身,修身养性。而今人是太会看别人,尤其是别人的不足更是一眼看到,这种思维模式就容易带来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用显微镜看自己,用放大镜看别人,最后受蒙蔽最深的还是自己,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人,就会觉察不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自高自大。思齐,自省,都是以自己为主,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自己,一个人只有不断的自我探索,才会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亦能完成如其所是的自己。
见贤思齐,亦或不贤而自省,孔子都是在告诉我们只与自己争高下,莫与他人论短长,不要把精力和生命浪费在蜚短流长中,向内提升自我素养,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榜样,也能影响他人,这也是生命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