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大脑层面,属于理性范畴,是我们容易觉察到的部分。潜意识是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具备强大的能力,潜意识与我们沟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感受,属于感性范畴,难以让人觉察。而往往对我们起决定作用的是正是潜意识,潜意识深处的信念和价值观对我们影响深远。
比如潜意识中我们的价值观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吃,我们挣钱的目的是为了吃得好,住得好,为了嘴巴舒服。到了今天有人告诉你,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吃是为了活着(大脑接受了一个观念),但改起来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我们冠以一句话是:【道理我都懂,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这个做不到,正是头脑理性与灵魂感性的分裂,导致我们生命中有很多纠结。只有理性与感性统一,身心合一,做事也顺,生命也没什么纠结和负能量。
比如巴菲特,他常吃可乐和汉堡,在他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可乐和汉堡是好的食物,他意识层面也是这么样认为的,所以他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吃着可乐和汉堡,跳着踢踏舞上班了。而如果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可乐很美味,意识中又认为可乐和汉堡是垃圾食品,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会有多么纠结和痛苦。
驱动我们做事的动力,本源来自潜意识中的价值观,即做或不做某一件事,能带给我什么价值——人生本能的趋乐避苦?这份乐与苦即是我们的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我们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外在行为上就会有相应的做法。每个人都在做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就如股票市场上,有买有卖,买卖双方都认为在做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是如何种入到潜意识中的?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来自自己的各种体验,最重要的是,自感受层面深入我们灵魂深处。比如从小我们也会知道锻炼身体很重要,在视觉和听觉上看到或听到过这一类的信念。但是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躺着休息很轻松,那种放松和舒适感会给我们一种很美好的感受:休息才是对身体最好的。
比如我们春节吃吃喝喝,家庭里充满了快乐和祥和,这也给我们一种很深的感受,吃喝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会带给我最美好的体验和感受。我们是趋乐避苦的,所以这种美好的感受直接在我们潜意识中种下种子,来朋友了,我们人生有喜事或幸运的事,就去大吃大喝一顿庆祝吧。感受层面接受的远比看到或听到,让潜意识深刻得多。
我们学习的方式有三种,内听觉(现在体制教育中的反复诵读)、内视觉(头脑中换成画面)、内感觉(体验和感受,新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其中内感觉学习最为深刻,内视觉学习最快,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时间用的是内听觉来学习。从小学习的多少课本知识我们都忘记了,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偶尔记得一两句诗,不过是因为这几句诗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小时候我们认为非常好吃的小零食,今日再尝,难以找到哪个味了,因为我们记忆中的是吃小零食时那种满足和幸福感。还有妈妈做的菜的味道,也是因为妈妈带给我们很温馨的感受,所以菜有了别样的回味。
新教育中会有体验式教学,比如孩子生日时,让孩子在胸前背上相当他出生时体重的重物并挂个鸡蛋,体验妈妈怀他的一天,自然学会感恩父母了,这远比重复告诉孩子感恩要深刻得多。
当然,好的学习是内听觉、内视觉和内感觉并用的。这里说感受是灵魂的语言,并没有否定听到和看到的就不重要了。我们毕竟是通过听到和看到并去感受到的。
我们从家庭和社会得到的一些教育,从小获得数不清的信念,其中有些信念是有益于我们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有些信念反倒是妨碍了我们人生的自由、幸福,这一类的信念统称为限制性信念。限制性信念也并非限制了我们的整个生命,比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个信念,在童年可能对我们有益,但到了成年,对我们就有限制性了。所以,如何去观察是否有限制性信念呢?——通过感受。下一篇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