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城关镇北街小学李小霞
翻开《给教师的建议》读到《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脑海中便浮现出班里那几个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的影子。课堂上无论你讲什么内容,无论你讲得多么生动,无论你音调多么抑扬顿挫,他们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沉浸在自己小动作的天地里。看着他们与你无关的样子,真是又生气又自责又无奈……
说实话,要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是不容易的。文中写到:怎样安排班级和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才能使儿童希望自己今天在精神上变得比昨天更丰富,在智力上变得比昨天更聪明,使他感觉和体验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长,为此而感到自豪,使这些情感成为激发儿童去克服困难的动力呢? 要知道,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地感知世界(认识周围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不可分割的。很明显,如果儿童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是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尊敬的同行们,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件事: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如果我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即一味地要求他们识记、背诵和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再现出来。这种教学其实就是单纯的记忆活动,它就是无的放矢的教学。因为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要使小学生的智力活动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才能激起孩子愿意学习的愿望!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