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看看那乱世危情
文/半床诗
孔子作《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记载了鲁国、周朝及其他诸侯国长达240多年的有关历史,重点记载了诸侯攻伐、盟会、篡弑、祭祀、灾异等重大事件。“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一段历史长河中,翻滚着一阵阵“乱世危情”的诡谲波涛,演绎着一曲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悲歌,惊人心魂,启人深思。闲读《春秋》故事,触摸这段故纸堆里的悠远历史,你隐约可感受到其中的血脉流动,冰冷中尚有耐人回味的余温。
1.好仁不好学,鲁隐公死于继承人之手
鲁国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父周公旦的后人所建立。西周初年,周公旦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周朝分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鲁国先后传25世,36位君主,历时800年余年。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历史文化非常深厚。
鲁隐公是鲁国第14代国君,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发人深省的悲剧性政治人物。因为他死于野心家和继承人之手。
鲁隐公,姬姓,名息,是鲁国第13代国君鲁惠公的庶长子,其生母声子是惠公的贱妾。隐公长大后,惠公为他聘娶宋武公女儿仲子为妻,但惠公一见到仲子美丽动人马上神魂颠倒,竟强占为己妻,立她为夫人,后仲子生一儿名允,立为太子。公元前723年(鲁惠公46年),鲁惠公死,因太子允尚年幼,鲁国的大夫们便拥立年长贤能的姬息为国君,即鲁隐公,以次年(前722年)为隐公元年。鲁隐公不愿终身当国君,决定摄政,代为国君。
他有一个心愿:等将来太子允长大,就把国君之位归还给太子允。隐公二年,其生母声子死了,他仍以庶母之礼葬之,远不如太子允生母仲子去世时的排场,表明他不愿以国君身份自居。
隐公在位11年,平和仁慈,推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与周边诸国结盟友好,境内太平。但他有时有点任性,也做了一两件不合礼法的“逾矩之事”。五年春,隐公不听大夫臧僖伯苦口婆心的劝阻,坚持跑到离国都很远的边境“棠邑”去观看捕鱼,看热闹。五年秋,隐公主持太子生母仲子陵寝的落成典礼,“初献六羽,始为六佾”,典礼上竟公然违反礼法地跳上“六佾”之舞,带头不守规矩,导致后来连鲁国的大臣都在自家演舞“八佾”。(周礼: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隐公是诸侯却搞六佾,就是僭礼。)当然,僭礼坏制,随便破坏规矩,不是隐公为始作俑者。其父惠公也是一个规矩的破坏者。一是闹了个“父夺子妻”的丑闻;二是为僭越礼法推波助澜:周平王年间,秦文公用天子礼祭祀天帝,惠公也向平王申请,平王不允,惠公怒,特意用天子礼祭天,平王也不敢过问。
隐公前者“棠邑观鱼”,有失身份;后者“始为六佾”,坏了规矩。这种任性,也许是隐公自信的表现,但也是他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现。你随便破坏规矩,人家也会伺机破坏规矩,最终不仅苦果自尝,还会扰乱社会,世人跟着尝苦果。
隐公缺乏政治智慧还体现在:用人不察,防人不密,考虑不周,以为可安享太平,不知却给人以可乘之机。
隐公自摄政以来,一直不改让位之初衷。但是,在他将要让位给太子允的时候,他竟然被继承人太子允派人给弑了。
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因立有军功而获宠专权的公子翚(读huī,字羽父)来见隐公,请杀太子允以求“太宰”职位。他奉承地说:“全国百姓都很爱戴您,满朝大臣没有谁不听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我想趁早杀掉他,让您永远做我们鲁国英明伟大的国君,我当太宰来辅佐您!”隐公听了,十分惊讶地说:“你怎么有这种想法呢?太子从前由于年幼的缘故,由我代为摄政,现在他确实长大了,我正打算把国君之位归还给他,我已派人在菟裘修建住处,我将退隐在那里。”
公子翚知道自己向隐公谋求太宰之位无望了,又害怕自己的话被太子允知道,于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向太子诬陷隐公,说:“当初先王立您为太子为储君,后来暂由隐公摄政,他原来说等您长大了就把国君之位归还给您,但到现在他没有丝毫让位之意。我已打探到他的秘密,他说‘我是不会归还政权的’!”太子允听了不由一惊,心中的疑虑似乎得到了证实,稍有紧张地问:“既然如此,那我该怎么办?”公子翚说:“先发制人为上,请允许我率军杀了他。”太子允默许了公子翚。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公子翚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并嫁祸给蒍氏。立公子允为国君(即为鲁桓公),公子翚为太宰,为掩人耳目,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
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到齐国与齐侯(齐襄公)在泺水会晤。鲁桓公的夫人文姜(齐襄公的异母妹),以回娘家为借口,竟乘机与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得知,大怒。齐襄公设宴款待鲁桓公,乘其酒醉,命大力士彭生把他杀害。鲁桓公弑害其兄隐公,最后却死于姻亲齐侯之手,不得善终。正所谓一报还一报,因果不爽。
可怜隐公好心没好报,一心为弟弟(太子允)着想,自己暂代为国君,目的就是为年幼的弟弟日后能成为国君,但最后竟然胡里胡涂、不明不白地死于野心家(公子翚)和继承人(太子允)的手里,真是有点出人意料,有点冤屈。
其悲剧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孔子那一句话已击中其要害。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仁不好学,只会一味“仁慈”而无“智慧”,就会好心办坏事。表面仁慈,实质愚蠢。鲁隐公心地善良,有仁德,但不善于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缺乏政治智慧,不能洞察各种潜伏的危机,一朝事发,处于政治漩涡中心而倏然而没,身死亲人之手,实在令人惋惜。
他应该学习其先祖周公旦。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故事,为后世如何处理家国的政权纠纷树立了典范。周公摄政,代行天子职,正言正行,洞察流言阴谋,平定野心叛乱,制订典章制度,巩固周王朝大一统政治,又能及时还政于成王,尽心辅佐天子,开创周朝“成康之治”的新局面,名垂千古,永为典范。
鲁隐公用其悲剧人生阐释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人生教训,为后世立下历史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