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冲击让感恩节也变得隆重起来——没有火鸡,礼盒鲜花要准备起来,大鱼大肉,大摆宴席......不禁有人发问,中国有感恩节吗?
有人回答:中国人不是从大海彼端漂到东亚大陆的移民,自然没有“从土著印第安人那里接收恩惠”的桥段,更没有恩将仇报的狗血剧情,自然没有、也不需要美国人的“感恩节”传统。
的确,中国从古至今并不存在正式的“感恩节”这一说,将文化生搬硬套也许不过是商家营销的策略——但感恩节,在中国真的不存在吗?
自古以来,感恩文化便注入了华夏儿女的骨肉之中。我们格外看重“恩情”,施恩、报恩,是中国历来推崇的普世价值,大众俗知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里,报恩的狐妖、善良的书生,往往都会有着美好的结局;恩将仇报者,天谴人言,不得善终。因而,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的词句才得以广为流传。
因此,感恩便在古今许多节日与习俗中,得以体现,并代代相传。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更能体现人们对上天、对祖先和亲友的感恩与纪念。
一号选手:祭祀仪式之祭月
中秋节其实是为了感恩上天?
中国自古有二十四节气,而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了。他们祭祀的场所也很好记,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
不过由于秋分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都不同,不一定每年的秋分日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不仅尴尬,在敬畏神灵的人民心里也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后来人们把祭月的活动逐渐由秋分改为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并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样才能体现祭月的真正意趣。秋祭月也就演变成了中秋节。祭月的风俗也逐渐变成了赏月。
至于“拜地”,则指的是“祭田”仪式,感谢上苍赐予粮食丰收,也祈祷来年的好时节。
二号选手:祭祀习俗之法祖
感念子推割肉之恩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宠姬麵姬生下儿子夷齐。为了使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
砸姬对太子申生加以迫害。申生被逼自尽, 公子重耳也被迫出逃。
因为重耳德才兼备,很多贤士都追随他,介子推就是其中一个。
在逃亡途中,粮食消耗得极快。到后来,重耳已经饿到几乎无法前行。这时,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进献给久未吃到肉的重耳。重耳很感动,表示登上王位后要重赏他。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 但他却忘了介子推。此时, 介子推和母亲隐居在故乡绵山。有一天, 晋文公在别人提醒下记起了介子推, 并请他出山。但介子推内心淡泊名利,想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或许是因为心寒至极),因此没有答应出山受封。
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焚山”,不料想,介子推和母亲竟被焚而死。文公后悔不已。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在此往后三日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寒食。于是,禁火和吃寒食成为寒食节的重要习俗。
到了唐中期以后,清明寒食才合二为一,且以清明为重。扫墓、寒食、请新火成了唐朝清明节的主题。
清明被誉为古代的感恩节,不仅是因为寒食节体现了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恩情,后来的扫墓等习俗,也体现了子孙对祖先的怀缅。在墓地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纵观清明节的发展历史,任何时期祭祀扫墓的目的都是“慎终追远”,表达孝心。长此以往,“孝”已成为清明节的节日符号,加上儒家一直提倡的“孝道”思想,就形成了中华民族重孝的文化信仰和民族性格。
自然,“孝”还有感恩的意思,感谢祖先的奉献,才使后人有美好的现在。中国没有感恩节,但是谁又能说清明节不是中国式的感恩节呢?
三号选手:祭祀习俗之敬天拜地
古代生产力低下,世间万物千百姿态,变成了古人眼里的天赐之兆,因此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便神化了。而祭天仪式则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在百姓中,年关将至或是粮食丰收的大日子,祭天拜地,杀鸡宰羊,隆重的祭祀是他们保持与神明联系,祈福还愿的唯一途径,他们将劳动成果贡献给上天,感恩赐福,也祈愿来年的丰收。而遇到国家大事——出征打仗,扩张疆土时,天子便来亲自主持祭天仪式,诵读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一半是祈求国泰民安,战况遂人意,一半也是借助天人合一的观念强化王权的地位,那些神秘怪诞的青铜纹饰,那些伴着青面獠牙面具的舞蹈,那些肃穆铿锵的鼓乐,逐渐成为了神权王权相伴的信号,在百姓心中萦绕千年。
唐代祭天礼除了延续前代礼仪之外,皇后也开始参加,显示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到武则天后,民风开放,祭祀仪式里的柔美身段,渐渐也丰富了起来,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