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赵老师,我们公司研发呈现多元化、多任务、多关联的特点,过去研发各部门只关注自己的任务就行了,不需要太多跨部门沟通。而现在,很多功能不仅要自己实现,其它科室也会相互调用、交叉使用。
这就要求研发人员能够站在系统层面看问题,相互之间主动协同,主动拉通标准、开发流程、统合参数,了解其它功能的开发模式,以使得资源最优、整车最优、效率最优。
这样的工作坊,研讨逻辑与框架应该如何设计呢?
我们先来看需求。
从信息描述和项目经验来看,我理解可能有几个层面的诉求:
希望功能负责人站在系统层面,全局性看待功能底层的交互问题;
找到影响任务高效交付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与方法;
相互增进了解,提升主动协同的意识;
通过研讨形成节点控制机制,推动新的流程与机制;
经营研讨建立一套类似问题的方法论;
如果以上的需求是成立的,那我们需要带领参与者达到以下目标:
看到彼此,了解对方的工作模式;
增强对标准、流程理解的一致性;
寻找实现部门间协同的最佳路径;
明确技术开发过程中的依赖性;
形成协同机制;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需要在现场引导大家完成以下动作:
No.1理解为什么要建立系统性的思考
我听到过一个车企的案例:负责“转向”功能开发的部门,过去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任务就好了,但全车电气化之后,还会与“安全、导航、驾驶辅助、大屏显示”等多种功能产生交集。为了开发效率的整体提升,就要求各部门在功能设计、开发过程中,相对充分地思考各功能模块间的关联度。以便于知道在何时能够为其它功能的开发做出支撑与贡献。
No.2构建系统地图
每个人都是系统中的一个节点,而任务则是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由于任务之间可能存在共享资源、依赖关系或数据交换,因此它们之间会产生耦合。所以,有必要请参与者在业务链条中找到这些任务中的耦合点,并据此形成“系统地图”;
No.3拉通基于耦合点的参数定义
每个部门对自己的功能都有参数定义,但部门间的定义往往是有较大差异的,如何让A部门就某件事的定义,与B部门对同一件事情的定义保持一致,是维护大家理解的关键。这个成果的达成,有赖于上下游部门对于各自业务形态的理解,并能够基于耦合点形成统一的参数定义与功能标准;
No.4以系统为基础的开发功能的适恰性评估
参数的统一定义,是两个功能模块或部门间提升一致性的方法。参数定义完成以后,需要把相关模块的参数、定义,放到更大的系统范畴内,测试根据整体系统的需求和目标,评估这些参数在实际运行中的适应性和效果。这包括检查参数在不同模块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在整个系统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顺畅交互,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这也为后续的系统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各个部分都是基于统一的参数和标准构建的。
No.5推动标准拉通并萃取协作最佳实践
项目核心目的之一,在于推动跨功能、跨模块与跨部门的系统性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实现标准的统一与流程的优化,更需关注如何在不同部门之间构建出高效且顺畅的协作模式。寻找最佳实践的方法,可以帮助伙伴们通过“以小见大”,摸索深度融合与协作模式,从而寻找类似问题最佳的解决路径。
No.6思考如何在运营中落地
所有的研讨结果,只有付诸于实际业务,才能检验策略的有效性。在组织中的落地运行,除了对过往流程的分析、对最佳路径的设定,评估改善的方向与策略方向之外。还要深度评估改进关键环节中“人”的能力。比如本文需求中提到的“节点工程师”,除了纳入流程节点管理之外,还要加强对他们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当他们面临跨职级、跨部门、跨功能的时候,如何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也是他们迫切需要提升的关键能力。
当然,基于不同团队的实际需求,需要对以上的框架进行重新整理,以便更有效地推动目标达成。以上的内容也仅仅是个人的思考,针对不同需求的项目会有很大调整的空间。
对于引导师来讲,工作坊的流程设计,一定要遵循逻辑框架,先有框架后有流程,再有工具,是引导工作坊设计的基础原则。(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