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东西真的消失了,应该是永久地消失了。虽然我还隐隐记得,并想要用文字记录下来,但有些太过方言的字不知如何表达,即使百度,也无从下手。
但我一定要写下来,虽然无法精准阐述,也必须尽力说个大概,因为这里面有我们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快乐,不该轻易忘却。
我们小时候有一种游戏叫做“打梭”,现在真的是彻底消失了。随便问村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会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即使我费心巴力地说出来,并教他们怎么做,他们也提不起半点兴趣。
但这种游戏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男孩子,真的不逊于玩手机,玩平板电脑,但那更具有参与性,更加锻炼身心。
打梭,首先必须要有梭棍和梭芊。梭棍是手臂粗的一截硬木,并有韧性,像檀树,柏树等,长约一尺五,两头切齐,去掉表皮,磨得光溜溜的。梭芊是手指粗的硬木,长约三十公分,一样切齐磨溜滑。
游戏的道具准备好了,再就是场地和人员。场地一般选开阔的地方,像礼堂岗,打谷场,学校的操场(只能放假了,偷偷溜进去玩)。人员最起码两个或以上,当然,人越多越好,才越具有竞争力,更具有娱乐性。
不上学的日子,我们一群年纪相仿的伙伴拿着梭棍梭芊来到某处,在地上画一个两平方左右的正方形框框,在面向开阔的那一方横线上,用棍子戳一个长长的凹坑,用于放置梭芊。
准备工作完成后,通过抓阄,确定谁第一个做主人,就可以开始打梭了。
打梭,顾名思义,就是用梭棍打梭芊。主人将梭芊放在方框内,一头悬在划线的凹坑上,这个可以自己调节,只要梭芊不伸出横线以外。
其余的人就站在方框的前面,根据自己的经验估计,互相交错,或远或近。有的拿着竹竿,随时准备晃动。有的将褂子反穿,用双手兜起来,形成一个浅浅的布袋的形状。有的撸起袖子赤手空拳,猫着腰,眼睛精光闪闪。
主人架好梭芊,向众人喝一声,“准备好了没有?”众人齐声答道,“好了。”于是,主人左右瞄一眼,动起自己的小心思。看人员的布置远近,疏密,惦量自己下手的轻重,以确保梭芊不被别人接到和打到,才不会让别人得分。
琢磨一阵后,心里有了底,主人拿起梭棍高高扬起,轻轻点在梭芊悬空的那一头,梭芊一下蹦起。说是迟那时快,主人瞅准时机,再猛力使出梭棍,横扫尚未落地的梭芊。梭芊便嗖的一下,顺着主人使力的方向,像一道光般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