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人而言,我们向外求的物质、地位都是靠不住的,只有你自己的德性、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等,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能够确保你在险恶的尘世平安生活的根基。
王阳明看来,解决一切生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做人”这颗种子。王阳明将生活的全部答案,归结为“做人”二字——做人,就是做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理解做人,不一定就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一定会成就自己。
王阳明在12岁的少年时代,就确立了“读书做圣贤”的志向,这个志向一下子把王阳明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距离。
王阳明的立志成圣,既没有走上退隐的路,也没有走上绝大多数人走的做官的路,而是走了一条自我人格完善的路。
1、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即使能力很强,也可能一事无成。
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则,人就会是无头苍蝇,人生就会是一团浆糊。
王阳明就是少年时代便立志成为圣贤,此后矢志不渝、奋斗不已,最后的确成为了圣人。
2、勤学
以勤确谦抑为上
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先要端正态度,王阳明所强调的态度就是“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不以聪明机警为高尚,却是以勤奋谦逊为上上。这其实已经是做人做事之道了,何止适用于勤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如此。
3、改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是不免要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说,有这些不良行为的人,要么是不自知,要么是没有朋友和老师的规劝约束。所以既要树立起态度,还要摆正好心态。如此坚持不懈地改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够尽除自己的恶习。
4、责善
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
对于与朋友相处,王阳明只强调了一点——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地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自己对朋友忠诚爱护的心意。
怎样才是好的说话方式?王阳明说,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而修行本身就是修心、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人生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但是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只要心不动,便能无往而不胜!
人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学习王阳明,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扰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