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应该是什么地方(一)

说明:这是以前写的文章,充做这两天的打卡吧。


本学期很短,从开学至今,忙碌的工作没有停过。这一周,所有的时间和经历,都用在了“组内轮流试教”。今天为止,组内每一位老师做课完毕,听课中,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教室,应该是什么地方?忙中偷闲,谈谈我的思考。

一、教室应该是快乐的地方

  是的,教室,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在暑假,终于读到《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谈到的学习的几重境界,深以为然。56号教室之所以能得到成功,是因为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是快乐的。正因为这份快乐,他们能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我要学习”,这样的思想一旦产生,每一个孩子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可是,我们现在的教室里,充斥着更多的,依然是“恐惧”。每一个孩子似乎都在害怕,不写作业,怕被批评;不认真听讲,怕被批评;不好好值日,怕被批评……而这些批评,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有老师与家长所谓的“沟通”,而这种沟通,似乎称之为“告状”更合适一些。于是,家校结合,就变了味道,成了老师与家长一起,“压制”学生!

新老师在如此做,我这个做了近二十年老师的人,也在这么做。曾经有段时间,我甚至会把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名单,以短信的方式发给家长。还曾经自以为是的觉得,我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至到看到《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的语言深深地刺痛了我。它使我意识到,信任是教育的前提!我所谓的负责,是做给家长看,做给自己看,唯独没有真的为学生考虑,而我最应该信任的是我的学生。

于是本学期开始,我不再把孩子的课堂表现,说给任何一个家长听。我告诉孩子们:“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为自己学习。如果宋老师在的时候,你们表现很好,那你还处在比较低的一个学习境界——只是不想惹麻烦而已。”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到高的境界,这是真的!是不是我说完这话,就全都成好孩子了?当然不是,总有孩子管不好自己,这也是真的!于是,当有的孩子管不好自己,违反了课堂纪律的时候,我会非常严厉的批评他们,并告诉他们:“因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你们失去了我的信任,所以我会这么严厉的对待你们,如果想得到表扬,请改变。”——在我们班,我的学生很早就知道一个道理:任何人都会犯错,错了就改,还是好孩子。每一位名家大师,似乎都不会把批评写在书中,但是教育是需要批评的,这也是真的!只不过,我要保证我的批评只对事,不对人,这样才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从开始到现在,我发现我的学生,慢慢有了转变,他们自己管理班级,早读,课间操,路队,都是如此,虽然总有那个几个调皮的往外冒,但总体很好。最大的体会是,学生见到我不再怕,他们开始快乐起来了。而这样自由鲜活的教室,才是我努力的方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