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看法: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性格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孤独感和不安感似乎显得更加强烈,现在大部分人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教会独生子女学会分享,学会换位思考上,这当然是比较好的思路,毕竟独生子女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在家庭相处中缺少照顾多个人情绪的丰富经验。但是切忌矫枉过正,我爸爸的兄弟姐妹较多,他一直担心我因为缺乏兄弟姐妹而不会与人相处,照顾别人,害怕我不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所以从小就注意教导我凡事要礼让别人,要多照顾别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到了现实中就是我喜欢的所有玩具,如果来玩的其他小孩子喜欢,我就要学会分享,送给别人,哪怕有些玩具真的是我特别喜欢的以及那个想要我玩具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珍惜我的心爱之物,在桌子上吃饭永远是吃剩下来的,因为是最后一个动筷子,小孩子喜欢的饭菜往往都被其他孩子夹走了。被别人欺负了,要学会原谅那个人,不去计较。所以小时候受到了一些欺凌,给我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因为“性格比较好,很温和”,我的初中语文老师甚至说“我是他见过最奇怪的孩子,性格好到不会生气,好像不知道生气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小时候受到的矫枉过正,导致我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勇气去坚持,以及习惯了孤独感,对他人妥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麻木了的温和。当然长大之后,就一直在试图改变这个缺点,我想说的是,请社会和家长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我们独生子女,我们也是人,也是在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情商低到不不会分享,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自私,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匮乏感。甚至因为从小得到的爱和物质的丰盈性,我们习惯了不争不抢,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甚至愿意分享出全部,甚至会更加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有时忽视了自己。而且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我们在外面更多的是依靠朋友,我们把朋友看的十分重要,有些关系十分亲密的朋友对于我们来说甚至是亲人一样的存在,我们请社会真正把焦点放在我们真正感到无力的地方,比如没有亲人可以依靠的孤独感,我们时常会感到孤独感,不安感,比起那些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的人来说,我们的生活更加乏味可陈,父母给予太大的期望,同时也给予了更大的压力,我们时常会担心养老压力以及父母离去之后的无力支撑感。所以希望家庭教育的重点更多聚集在没有直系血缘关系依靠下和极大压力下,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独生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家庭环境,反对将独生子女标签化和污名化。
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山东 益宣 大森 摘要: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三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产生了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这...
- 计划生育和二孩政策,你更倾向于谁? 当前,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是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影响的一代。相当多的80后...
- 读书笔记《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世界》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