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很喜欢吃街头小吃,每次回我爸妈家,他都要溜达去旁边小吃街一家卖烤串的小店打卡,点上两个毛鸡蛋、一串炸火腿肠。
前些天,我们又去了,在等着炸毛鸡蛋的过程中,我发现隔壁的店排着长队,我们每次选的店门庭冷落。于是,我仔细观察了这两家店,难道是卖的品类不同?
我们这家主卖炸串,但是烤冷面、臭豆腐、煎饼这些大众常点的也在菜单上可供选择,而隔壁只卖后者,简单粗暴地用纸打出来,贴在玻璃上,所以它家胜在了字大?我把我的分析说给了我老公听,他表示认同,但认为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那什么才是根本原因?”
“咱们吃的这家店太干净了”
“太干净了?反而人少?”
他说:
干净意味着贵,可能价格是一样的,味道也差不了多少,但视觉上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门店跟浸满油渍、不修边幅的门店,人们潜意识里就会感觉前者价格不菲;
虽然品类齐全,但店名是“XX炸串”,炸串是不是在你潜意识里,随便点几个就要几十块钱,相比与旁边连招牌都没有的小店,就更显贵了。
我接着:
而且来买的食客大部分都是附近卖衣服、送外卖、剪发的打工人,还有馋嘴的学生,他们本来就是想花几块钱解决一顿饭或者解解馋,所以会更倾向于便宜的门店。
他点头,一边吃着刚买来的毛鸡蛋,一边往回走。
希望这家店下次来的时候还在,我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