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谱写乡村振兴新旋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曲激昂的乐章,奏响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最强音,为乡村发展谱写新旋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增收致富,乡村才能繁荣昌盛。各地应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有的地方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农家生活,品尝特色美食;有的地方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通过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加大对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让农民过上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同时,要注重乡村风貌的保护和传承,保留乡村的特色和韵味,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只有乡风文明,乡村才能充满活力和凝聚力。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农民运动会、道德讲堂等,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只有治理有效,乡村才能和谐稳定。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村德治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只有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要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国家公务员,我们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