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里还没讲到怎么与老杨、小王相识,因为自己被选为班长,然后就到给班级的同学去领书、发书,就这样就去了一个叫做教材科的地方,就在这里认识了两位。
老杨呢当时我觉得看见他,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他就像一下有涵养,说话比较成熟幽默的大叔,小王呢,其实年龄和我差不多,完全一个大哥哥的样子,帅帅的,说起话来充满了青春的感觉。在我心里面第一次见他们,根本就没把他们当老师,但是呢,来得像别的同学一样毕恭毕敬的叫杨老师、王老师。现在想想,为什么我不认生呢。
就这样一来二回的给同学们进进出出领书,就和两位认识了,我是一个性子比较急并且办事比较果敢的人,总感觉自己有一股领导力,估计是因为自己没有当过班长,第一次当班长就觉得,当官不错的缘故吧。
我习惯性的走路比较快,并且每一步我感觉自己必须踩到地面发出声来,其实现在想想是因为在初高中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在上放学期间为了把握每一分钟去学习,都是用跑了,就养成了走路都带风的习惯。也就是因为这样,在学校里面遇到过小王很多次,但是就是面对面的,客气的喊了一句老师,然后多余一句话都不说,但是后来小王说,最后让我去教材科当助理,是因为我走路走的比较快,说看起来比较干练。其实想想说我吧,确实很干练。到了大一寒假的时候突然接到小王的电话说,张亮你来教材科做助理吧,我还以为我听错了,我问我去干啥,告诉我就是入库,发书。最主要告诉我会有勤工俭学的工资,我想,还不错,去吧。反正在家和父母就是一天亲生,两天开始挑毛病,第三天的时候就觉得碍眼。我就给答应了。
就这样呢,我在别人还沉浸在寒假的快乐和家人的折磨中的时候,我返校去学习怎么的摆弄全校的书本。在教材科老杨刚开始说起话来,安排工作的时候,我还会好好听听,说好的,认真记着说的每一句话。小王会给我说应该注意啥,怎么操作入库出库系统,怎么记住每本书应该放在哪里,就这样呢,我用了自己的聪明的脑子和他俩反反复复的叨叨我记住了很多东西。后来我就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干起来。
就这样一干就是大学四年,那四年我把教材科当成了我在学校中的家,因为在遇到很多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去教材科找他们,然后他们就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四年当中,只要我心情不好,我就会去教材科,趴在桌子上,一句话不说,就像泄了气的气球闷闷不乐,或者就是一直反复的放一首歌,他们就知道,这家伙又被谁惹了。因为我是一个完全不会隐藏自己情绪的人,我的喜怒哀乐,全在脸上。
四年的大学被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叫了四年的老师,因为我可以很严肃的去干自己的工作,慢慢的工作干的越来越顺手,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办法,他俩就很放心的把工作都交给了我。我可以知道所有书都在哪个仓库,哪个书架,哪一层,具体位置全在脑子里面。经常他们找的书找不到我,我都会说,我去仓库,只要我进去,就等满满的带着收获出来。他们都夸我脑子比电脑还强大。其实不是的,是因为每天我都是在大家晚上下班后,我会把当天仓库产生的垃圾全部清扫出去,然后再把所有的书再码一遍,每天晚上,看见自己离开后,整整齐齐的暑假,心里面就会很开心。因为我告诉自己这样,所有的书的代码就会刻进自己的脑子里面。
因为做事属于那种干一件事情就要干好,但是又不能受委屈的性格,后面两年,自己成为了他们说的教材科的主管。杨老师每次遇到事情就会说,你去问张老师,哈哈,每次听到这里,我就想说,又不想干活了。现在想想我的性格还有那种自以为是的要强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因为我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冒牌老师,还装得和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