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我们心中的超人,大闹天宫更是让每个孩子激动得叫嚷起来,“大圣好帅!”可是随着《西游记》的落幕,孙悟空终于成了斗战胜佛,故事终于画上了句号,齐天大圣从我们的视野中离开了,少年的英雄主义也渐渐沉寂下来。那时,我们还不能理解“斗战胜佛”的概念。
后来,教材中讲,《西游记》是兽性、人性、妖性、神性结合的作品,从花果山下一石猴到斗战胜佛孙悟空,是由一个更多偏向兽性的畜牲进化成了一个更多偏向神性的佛,听起来好像是件好事。
但是我们隐隐感觉有些不对,我们喜欢的齐天大圣,不就是那个敢闯敢干怼天怼地的魔吗?为什么世上没有了大圣,反而是件好事?于是有了《悟空传》,有了《大圣归来》,有了戴荃的《悟空》,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依旧是我们一代人的情怀和遗憾,我们也不能接受大圣死去。
01
有一位没有读过大闹天宫的男同学叫马尔库塞,他写了一本书叫《爱欲与文明》,“爱欲”来自弗洛伊德,“文明”来自马克思,总结起来告诉我们一件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理论的介绍中,他抓住了杀死齐天大圣的真凶——文明。
马尔库塞说:在真实的自由与幸福之间,同在压抑性文明中被推行和鼓吹的虚伪的自由与幸福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他还提出,弗洛伊德将人的欲望归结为两大类——生的欲望和死的欲望,前者是要吃饭穿衣,活得快乐,后者是要打架泡妹,享受肉体与肉体碰撞的破坏力量。
但是在持续的文明规训下,人必须接受一种异化力量的束缚,这个东西叫做“文明”,也就是佛祖留给唐僧的紧箍咒。孙悟空头戴金箍,被迫在富士康生产零件……哦,是跟唐僧西天取经,一旦爆发兽性的因素,大头上的金箍就狠狠捏他一把,让孙悟空快乐的力比多这就没有办法分泌了,按照马尔库塞的理论来说,孙悟空就是遭到了“阉割”。
他必须省下打架的力气,陪唐僧西天取经,他的快乐欲望和破坏欲望其实是受到了双重的压抑,于是他将这两种欲望共同转化为另一种现实原则,也就是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所讲述的:“对爱欲的持久约束最终将削弱生命本能,从而强化并释放那些要求对它们进行约束的力量,即破坏力量。”这种破坏力量的目标不是任何自然存在物,而是生命本身,于是马尔库塞说“人异化了,”“齐天大圣”终于异化成了“斗战胜佛”,文明终于成功地杀死了孙悟空。
02
“文明”是个狡猾的凶手,他不是一口气使得孙悟空窒息身亡的,而是一点一点阉割他,让他感觉不到自己的生命欲望消失,却在不知不觉中彻底地消失了。这场杀猴命案持续了数百年。
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到了五指山下,先是让他受了五百年牢狱之苦,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泼猴”终于认输了,忍住了满口的脏话,温和地回应“我已经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
又趁着悟空不查,为他准备了金箍。“假若路上遇到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是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由此可见,刑罚的存在是为了防止犯罪,而非犯罪本身,规训的本身是为了收服,给他痛苦的记忆,使他走向预定的文明。
当齐天大圣笑眯眯地说出“我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指定取西经特派使者”的称号之时,他的“异化”已经告一段落了,他的“惩罚与规训”不再是人为的施加,而是自觉的选择,他形成了所属政权的归属感,形成了“现存的自由与满足同统治的要求紧密联系,本身成了压抑的工具。”
到了朱紫国,遇到了观音离家出走的宠物赛太岁,赛太岁嘲讽他:“你原来是大闹天宫的那厮,你既脱身保唐僧西去,你走你的路去便罢了。怎么罗织管事,替那朱紫国为奴,却到我这里寻死!”孙悟空缺一副骄傲的样子,嚷嚷着“我受朱紫国拜请之礼,又蒙他称呼管侍之恩,我老孙比那王位还高千倍,他敬之如父母,事之如神明,你怎么说出为奴二字?”此时齐天大圣已经死得彻底,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玉皇大帝如来佛祖指定取西经特派使者”出家人孙悟空罢了。
最终,他实现了文明的演进,从纯粹本我的“猴”进化成了斗战胜“佛”,齐天大圣死了。杀死齐天大圣的幕后黑手是“佛家”的文明,直接的教唆犯是观音与唐僧,而最后动刀子的人正是斗战胜佛自己,是他杀死了齐天大圣,最终异化了自己。
03
这样看来,马尔库塞似乎只是给我们讲了一个命运悲剧,我们都将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因为文明最终的通途就是杀死原来的自己。
但是马尔库塞又给了我们一个隐约的希望,他说杀死齐天大圣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是异化的文明,是马克思一直在讲的工业时代的机械文明,希望隐藏在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之中。
就像我们说,大圣没有死,他只是沉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