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季羡林 / 汪曾祺 / 梁实秋 / 叶圣陶 / 老舍 / 苏童 / 鲁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是现当代知名作家分享写作技巧的合集,汪曾祺、梁实秋、季羡林、叶圣陶、苏童、鲁迅、老舍一共7位现当代文学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每人三篇文章,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悟,给予我们读书写作的方式方法
老舍关于散文的写作课堂。
讲述散文是用加工过的语言组织成篇的。每个字都要用的适当。
一句中不单重要的字要斟酌,就是次要字也要费心想一想,甚至一个符号也要留神,选择词语字是为了造好句子。
句子必须完整,完整句子才能使人明白说的是什么。
长句容易出毛病,把一句长的分为两三句短的是个好办法。
一篇文字的分段不是必然的。有适当的分段。文章才能眉目清楚。
叶圣陶——谈叙事
事物两个字是总称,分开来成两个项目,一项是经历一段时间的事。一向是占据一块儿空间的,要把事与物化为语言文字说出来,写出来使人家闻而可知,见而可晓。
叙事的语言文字首先应该按照事儿的先后次序叙事。
叶圣陶先生通过《人民是不朽的》文章举例展现如何去叙事。也是心思的自然规律事件,如果有所谓的作用方法也不过顺着说话,想心思的自然规律加以说明而已
人物描写
然后那些可以分为外面内面两部分来说,外面只见于外的一切而言,内面是不可见的心理状态而言
汪增琪 小说笔谈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戏剧的结构像建筑,小说的结构像树
戏剧结构是比较外在的,理智的写戏总要有介绍人物,矛盾冲突,高潮。
小说则是结构更内在,更自然。就像苏东坡所说,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从他们每个人对待文学的看法,讲述他们所写文章的内容。都追寻了一个真实的思想,那就是所写的东西必定是真实的表达着内心的情感。用心做的事情。总是会有所收获。
了解大师们笔下对待写作风格的看法看点。也能让自己对于写作有所进步。有些所表达的内容不用词藻过于华丽,其实最普遍朴实的东西反而是最让人印象深刻。 探寻大师们的写作法则也是让我们能够了解他们每个人所写的内容。也让自己从中有所感悟更好和他们产生共鸣。